罷免凌駕一切 只看政治風向不見災民哀號

分享:

罷免凌駕一切 只看政治風向不見災民哀號

2025/07/18 17:16:31文/觀點主筆室

一場無差別罷免,揭開的不只是民主的傷口,更是執政黨冷血無情的面目。丹娜絲颱風重創嘉南,災民深陷無電無水無通訊中苦候救援,卻碰上一心只想「拚罷免」的中央政府。賴政府傾全黨之力動員、宣傳、操作,罷免彷彿成了國家級工程,而災民的求援聲卻被恫嚇涉及《國安法》。不只恫嚇高中生,霸團在電視辯論會上,無須證據就大喇喇將立委貼上「紅統」標籤。若這不是民主的墮落,什麼才是?

颱風肆虐嘉南災情慘重,甚至傳出長者自力補屋摔死。一名來自嘉義布袋貴舍里的高中生,網路發文陳述災後十天依舊斷電、僅收到罐頭泡麵等慘況,竟遭青鳥出征,還被貼上「小草」標籤,被檢舉造假,甚至恫嚇可能「觸犯國安法」。一名學生,只是說出家園困境,竟被綠營支持者視為敵對陣營,「不知廉恥」、「給政府添麻煩」的指責都來了,還有人公開威脅要「找上門處理他」。這些語言暴力與人肉搜尋,不只踐踏言論自由,更讓人質疑:在台灣,災民還能有說話的空間嗎?

賴總統在就職滿月時高舉「防衛韌性」四大支柱,其中就包含「災防」;但丹娜絲一來,卻讓災民看清政府根本無備無策。更諷刺的是,當地居民苦等協助,災區復原進度卻顯得遲緩,只見綠營忙著繼續為罷免投票宣說、奔走。正當台灣最需要「政府」的時候,賴政府卻選擇只當一個「政黨」。

更離譜的,莫過於罷團在辯論會上的發言。以罷免立委李彥秀為名,卻演變成一場恐怖的「預言秀」。罷團領銜人鍾春德聲稱若台灣投降中共,男人會被送上戰場、女人小孩成為「行動器官庫」,甚至搬出法輪功、集中營等極端敘事。這種恐嚇話術,不只是對民眾智商的侮辱,更是對民主理性的踐踏。罷免本該是選民監督公職的正當機制,卻被政客操弄成情緒勒索與恐怖動員的工具。

值得注意的是,當災民表達不滿時,政府不但未檢討救災失能,反而讓其側翼發動網路霸凌,進而導致言論噤聲。這種「先貼標籤、再消音」的策略,已成為綠營近年對付異議的標配。但這次的對象,不是對岸勢力,也非政敵,而是一名高中生與無數受災鄉親。賴清德曾說人民是他最在意的對象,如今看來,不是綠營支持者,恐怕不在這個「人民」的定義裡。

民主社會的價值,在於即便政治立場不同,也能共度苦難。但當一場天災遇上一場政治動員,賴政府選擇了後者。這不只是政治冷血,更是施政重心的徹底錯位。

天災無情,但政府本該有情。如今民眾看到的,卻是黨意大於民意,算計勝於救援。機關算盡的罷免工程斲喪民主,也讓災民在屋瓦殘破中,再被政治輾壓一次。這樣的政府,如何談得上「全民防衛韌性」?真正該被「罷免」的,也許不是人民選出的立委,而是已經喪失同理心的執政團隊。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