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每天都要喝「一碗湯」!竟喝出大腸癌 醫揭背後警訊

分享:

他每天都要喝「一碗湯」!竟喝出大腸癌 醫揭背後警訊

2025/07/17 13:38:31文/品觀點綜合編輯

台灣大腸癌發生率長期居亞洲之冠,為本地第二大癌症類型與第三高死亡率的癌症。根據統計,平均每31至37分鐘就新增一名大腸癌患者。近日,肝膽腸胃科醫師陳炳諴分享了一則引人注目的病例。

一名60多歲的男性患者因胃食道逆流就診,經醫師建議進行大腸鏡檢查。起初患者有所抗拒,僅同意進行糞便潛血檢查。檢查結果呈陽性後,患者接受了大腸鏡檢查,發現大腸內有一顆約2.5公分的息肉。經切片化驗後確診為早期大腸癌。

該患者來自台南,長年習慣每天早餐飲用一碗牛肉湯。陳醫師指出,紅肉中含有較高濃度的血紅素鐵與特殊糖分子,在體內代謝過程中容易產生自由基,損害細胞DNA。長期累積可能導致黏膜異常與癌症發生。

世界衛生組織(WHO)旗下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研究顯示,每天攝取50克加工肉品將增加18%罹患大腸癌的風險,而紅肉每日攝取量若超過100克(約6片火鍋肉片),罹癌風險則提高約17%。研究還發現,紅肉經高溫烹調會產生如多環胺類、芳香烴類與N-亞硝基化合物等致癌物質,可能引發發炎反應與DNA損傷。

為降低大腸癌風險,陳醫師建議民眾:

  1. 減少紅肉與加工肉品攝取:儘量以白肉(如魚、雞肉)或植物性蛋白取代。
  2. 改變烹調方式:避免高溫烹調,改以清蒸、水煮、燉煮等方式為主。
  3. 增加蔬果與膳食纖維攝取:促進腸道蠕動,降低致癌物在腸道停留時間。
  4. 規律運動:有助於維持理想體重,並促進腸道健康。
  5. 戒菸酒:降低罹患大腸癌及其他癌症的風險。

衛生福利部國健署配合「健康臺灣」政策,自2025年1月1日起擴大公費癌症篩檢補助範圍:

  • 大腸癌篩檢:45-74歲民眾每兩年一次FIT檢查(補助400元);40-44歲具家族史者納入優先補助群體。
  • 無痛大腸鏡篩檢試辦:40-49歲且有直系親屬罹患大腸癌者優先參與,預計2025年第二季啟動。

專家強調,大腸癌早期通常沒有明顯症狀,定期接受篩檢至關重要。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大腸癌的治癒率可高達90%以上。民眾應重視自身健康,遵循醫療建議,並養成良好的飲食與生活習慣,共同降低大腸癌的發生風險。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