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保署率團赴法參訓 提升海上油污及化學品災害應變能力

分享:

海保署率團赴法參訓 提升海上油污及化學品災害應變能力

2025/07/04 16:15:33文/記者 賴君欣
海保署率團赴法參訓 提升海上油污及化學品災害應變能力

為提升台灣面對海上油污與化學品災害的應變能量,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署長陸曉筠於今年6月22日至7月4日率領跨部會27人代表團,前往法國著名的水域污染事故研究調查中心(CEDRE),參與國際認證專業訓練課程。全體學員不僅通過訓練,取得國際海事組織(IMO)核發的「溢油管理級證書」(IMO Level 3)與「化學品洩漏管理級證書」(HNS Manager Level),也藉由實務演練與案例研討深化災害應處能力,為台灣海洋環境安全建立更堅實的防線。

↑圖說:海保署領團赴法參加國際專業訓練,學員專注聽講師教受課程內容。(圖片來源:海洋保育署提供)

此次培訓內容涵蓋油品與化學品的風化特性、風險管理、替代燃料(如氨氣)外洩處理策略,以及先進的個人防護裝備和化學偵測技術操作。尤具指標意義的是,課程首度納入台灣去年重大船難案例——蘭嶼巴貝多輪、野柳鈺洲啟航輪與屏東伊利安娜輪等三起實際擱淺事件作為兵棋推演素材,讓學員在模擬情境中反覆推敲應變流程與決策反應,強化跨領域應處的實戰能力。

↑圖說:學員穿戴防護衣操作熱影像儀搜索預藏熱源。(圖片來源:海洋保育署提供)

這批參訓人員來自中央與地方政府及私部門,專業領域橫跨保育、環保、漁業、航運、海事工程與觀光,具備多元背景也反映出台灣面對海洋災害時的多層次動員架構。副團長、海巡署洪伯昇組長指出,透過持續派員接受國際訓練,不僅能提升第一線人員的安全意識與處置能力,也有助於建立公私協力的災害應變網絡。

本次訪法除專業課程外,學員亦參觀CEDRE 24小時應變協調中心,親身體驗法方從事故通報、污染物分析到現場技術支援的完整流程。台灣與CEDRE的合作關係也持續深化,預計今年九月法方將派員來台參與「2025年海洋環境管理國際交流研討會」,共同推動國際合作與知識交流。

↑圖說:CEDRE介紹海洋廢棄物監測。(圖片來源:海洋保育署提供)

陸曉筠強調,面對氣候變遷與全球航運綠能轉型,未來油品與新型燃料外洩風險將日益複雜。此次跨部會團隊訓練,不僅掌握當前國際趨勢與應變科學,更奠定台灣建立自主、科學、跨域且具前瞻視野的海洋污染應變體系基礎。唯有不斷鍛鍊與合作,才能在災害來臨時為守護台灣海域提供最堅實的支撐。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