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響應世界水資源日 海保署發表年度海域水質監測報告
聯合國在1993年訂下每年3月22日為世界水資源日(World Water Day),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特別於世界水資源日前夕,發布「113年海域水質監測年報」,希望喚起對水資源管理、水污染問題與水安全的關注。
2025/03/21
守護海洋生命!2025世界野生動植物日 聚焦臺灣鯨豚與海龜擱淺救援
為響應對於野生動物的保護,臺灣在過去以來,持續以實際行動,善盡對野生動物的關懷與照護。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也自108年起成立海洋保育類野生動物救援組織網(MARN),集結中央及地方政府單位、救援團體、海巡弟兄,參與鯨豚及海龜擱淺救援工作,特別於3日發布2024年鯨豚及海龜擱淺統計報告,揭示海洋生態現況及救援行動成果。
2025/03/03
「露」出海洋之美!臺灣攜手聖露西亞 以文化教育共譜海洋保育新篇章
聖露西亞為我國位於中美洲加勒比海之邦交國,同為四面環海的島嶼環境,也是海龜棲息與鯨豚洄游的地方,為促進臺灣與聖露西亞實質交流,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提供聖露西亞「這裡,真的不一樣了」、「小浮游的遠行」、「臺灣鯨讚」等海洋保育教育繪本,讓技術團華語教師教學及當地圖書館做為館藏。
2025/02/27
首次於臺灣本島標識放流三棘鱟 海保署推動復育與科學評估
金門縣政府公告「金門縣三棘鱟禁捕措施相關事宜」,自114年3月17日起禁止捕撈三棘鱟。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去(113)年首次於臺灣本島執行大規模三棘鱟標識放流,共計標放127隻成鱟,初步推估本島存有約1,099隻成鱟,這項計畫不僅為臺灣本島的三棘鱟族群帶來關鍵數據,也為未來復育行動奠定基礎。
2025/02/25
海保署首屆ESG論壇啟動媒合平台 共創海洋永續新紀元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20日在臺北市集思臺大會議中心舉辦「藍色共鳴、海洋為盟」海洋保育ESG論壇,此次論壇首次公開海洋保育ESG媒合平台及藍海ESG行動實錄,展示媒合機制及初步合作成果,吸引來自超過80家企業、40個NGO及在地團體、20間學校及30個政府單位,逾300人響應,展現各界投入海洋保育行動的決心。
2025/02/21
南沙太平島躍升海龜寶寶天堂 綠蠵龜產卵數創新高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公布最新調查成果,發現南沙太平島的綠蠵龜產卵數量驚人! 短短4個月內,共記錄到141隻母龜上岸產卵,累計221個卵窩,遠高於臺灣其他產卵地的紀錄。這項發現不僅突顯了南沙太平島作為海龜重要繁殖場域的價值,也再度喚起對棲地保育的關注。
2025/02/18
白海豚的秘密生活曝光!海保署揭開台灣海域「海上精靈」的神秘面紗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近日公布最新白海豚監測成果,揭開台灣西部海域「海上精靈」的神秘面紗。113年度共目擊回報14次白海豚群,其中4次為母帶幼的育幼畫面,紀錄這些海洋珍貴物種在台灣海域繁衍下一代的故事,白海豚調查透過科學研究,帶領大家從桃園竹圍漁港到台南安平港探索白海豚的生活範圍、社交網絡,以及牠們最愛的「海上美食」。
2025/01/24
海保署誠徵海洋保育巡查員 攜手守護蔚藍海洋!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為因應保育業務持續擴展,現正招募5名海洋保育巡查員,工作地點分別位於雲嘉、臺東(含蘭嶼)及澎湖等地的海洋保育站,將深入第一線,執行海洋保育類野生動物擱淺救援、海洋環境與污染應變、海洋保護區巡查及相關教育推廣等重要工作,即日起至114年2月6日止受理郵寄報名(以郵戳為憑),起薪為新臺幣37,800元。
2025/01/16
海保署推動友善釣魚新理念 打造永續釣魚文化與安全休閒環境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已持續5年推動友善釣魚行動方案,開放釣點從原本33處增至158處,涵蓋漁港、商港、國家公園、島礁與釣魚平台等場域,並投入資源協助地方政府優化設施及改善場域安全,讓釣友們可以感受到臺灣整體釣魚環境的改變。
2025/01/15
「國艦國造」交船命名下水聯合典禮 卓榮泰:傳達臺灣堅守民主自由
行政院長卓榮泰、海洋委員會主委管碧玲及中信造船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韓育霖等,10日在中信公司高鼎廠共同主持「長濱艦交船、CG612命名下水暨PP-10096、PP-3525艇交船」聯合典禮,藉此向國人宣告海巡機關如期如質完成各級艦船艇建造,有效厚植海域執法量能,彰顯政府對海域治安及維護漁民權益之重視。
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