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再添1起新生兒腸病毒死亡! 7月底之前仍在流行期
2025/07/01 16:25:37文/由NOW健康授權轉載
【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上週再添1起新生兒腸病毒死亡個案,為今年第5例新生兒腸病毒死亡。疾管署表示,到7月底之前為新生兒腸病毒流行期間,家長和新生兒醫療照護機構務必提高警覺,應該盡量謝絕訪客,也盡量謝絕親朋好友對新生兒抱抱親親。
男嬰發病第3天死亡 今年第5例新生兒腸病毒死亡
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指出,該名男嬰在出生第4天出現嗜睡、活動力下降、發紺等症狀,隔日因心搏過緩、呼吸困難轉至醫院,診斷為心肌炎、肝炎併休克,疑似腸病毒感染。因病情危及,立即收治新生兒加護病房治療,給予免疫球蛋白,檢驗為腸病毒陽性,雖經搶救,但仍不幸於發病第3天死亡。
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這是今年第6例新生兒腸病毒重症,也是今年第5例新生兒腸病毒死亡。今年共累計9例腸病毒重症,其中6例為新生兒,重症病例數為6年同期最高。重症個案中,6人死亡(5例為新生兒),其中5例確定為伊科病毒11型重症,上週這死亡個案病毒篩檢仍在進行中。
目前社區腸病毒以伊科病毒11型最多 暑假期間疫情可能上升
目前社區腸病毒流行病毒以伊科病毒11型最多,占37%,其次為克沙奇A6型(占20%)、克沙奇A2型(占19%)。羅一鈞表示,2018年5月至7月台灣也曾有過一波新生兒伊科病毒11型疫情,造成7例新生兒伊科病毒11型重症、其中6例死亡。
上週腸病毒就診個案為6696人次,較前1週6892人次,略降2.8%,尚未到流行期,羅一鈞表示,暑假期間外出活動、出遊頻率較高,疫情可能上升,請家長和照顧新生兒的醫療照護機構要提高警覺。
家中育有新生兒 父母應遵循6大照護守則杜絕腸病毒入侵
家中若育有新生兒,疾管署提醒,家長應遵循下列守則:
1.盡量謝絕訪客,也盡量謝絕親朋好友對新生兒抱抱親親。
2.盡量避免讓新生兒出入人潮眾多的公共場所。
3.如家人有症狀請自我隔離或做好防護,儘量不接觸新生兒。
4.家人工作或外出後返家先更衣洗手,在摟抱、餵食新生兒前,務必以肥皂正確洗手。
5.保持環境清潔,定期清消嬰兒的玩具和生活用品。
6.新生兒出現發燒、活力不佳、進食下降等症狀,應儘速送醫。
預產期孕婦不可大意!應做好4大防護措施 不讓腸病毒有機可乘
如為快到預產期的孕婦,則需做到4大防護措施:
1.若出現發燒、上呼吸道感染、腹瀉等症狀,應盡速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
2.如家人有症狀請自我隔離或做好防護,儘量不接觸孕婦。
3.避免出入人潮眾多的公共場所、避免接觸有症狀的人士。
4.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環境清潔。
# 首圖來源/疾管署提供
◎原文,本文內容已獲 NOW健康 授權,未經同意禁止取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