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IRST年會國際大師齊聚台灣 交流白內障手術最新進展

分享:

IIRST年會國際大師齊聚台灣 交流白內障手術最新進展

2025/07/01 14:52:32文/由NOW健康授權轉載

【NOW健康 林志遠/台北報導】隨著全球高齡化社會的腳步加快,眼科疾病的治療與視力品質提升成為醫療界的重要課題。台灣眼內植入及屈光手術醫學會(IIRST)日前舉行年度盛會,邀請來自澳洲、新加坡、香港、韓國、日本及菲律賓等地的眼科權威齊聚台北張榮發基金會國際會議中心,共同探討白內障手術、人工水晶體設計與屈光手術技術的最新進展。



IIRST年會邀請國際級大師 來台與國內眼科醫師面對面交流


本次年會由IIRST理事長、白內障權威林鴻源醫師主持。他指出,IIRST主要關注白內障手術與屈光手術2大領域。所謂的「眼內植入」就是指在白內障手術中置換人工水晶體的過程。近年來,這項技術已逐漸成熟,其中一個關鍵的重點是「植入何種水晶體」,才能讓患者術後視力更清晰、生活品質更佳。


林鴻源理事長表示,IIRST年會的最大特色在於對手術細節的深度探討,不僅邀請國際級大師來台透過面對面的交流機會,讓台灣醫師得以與世界頂尖專家直接溝通。他強調,與其他醫學會不同的是,會研究每一個技術環節的實作經驗與細節的討論。


全球人工水晶體計算公式權威 Graham BARRETT博士首次來台


此次大會的亮點之一,是邀請到全球人工水晶體計算公式的權威人物:澳洲眼科大師Graham BARRETT教授來台。他所設計的「Barrett Universal II」公式,目前被全球廣泛應用於白內障手術前的人工水晶體度數計算,在台灣更是超過95%的眼科醫師指定使用。


BARRETT教授說:「這是我第1次來台灣,也首次出席IIRST的年會。從會議中能明顯感受到台灣醫師對眼球生物測量的理解程度非常高,提問也十分深入,手術直播更讓我印象深刻,無論是手術流程或視訊呈現水準,絕對是我見過最好的。」


談及AI人工智慧對未來白內障手術的潛在影響時,BARRETT教授指出,雖然AI在測量與數據處理方面的應用備受關注,但他認為目前AI的角色仍是用於優化現有數據,而非憑空產出全新的計算公式,也無法取代既有的光學原理,也就是說AI是輔助性的工具,仍需與現有知識體系相輔相成。


BARRETT教授在本次會議中欣然接受邀請,加入 IIRST 國際顧問行列,與Dr. Ronald YEOH、Prof. Hungwon TCHAH及Dr. John CHANG等11位頂尖專家一同持續促進IIRST的國際交流。隨著顧問陣容持續壯大,IIRST得以在這些國際大師的無私分享與交流中,讓台灣眼科醫師收穫豐碩,並能將最新臨床觀念與手術經驗落實應用,為白內障患者帶來更高品質的術後視覺照護。


▲BARRETT教授受邀擔任IIRST國際顧問。(圖/IIRST提供)


IIRST學術深度與國際影響力 讓台灣眼科醫學與國際標準接軌


除了BARRETT教授外,新加坡白內障手術國際級專家、現任IIIC(International Intra-ocular Implant Club,IIIC )理事長Dr. Ronald YEOH也特地來台並參與年會設計規劃。IIIC為國際眼內晶體頂尖智庫,全球僅邀約200多位頂尖眼科醫師組成的,林鴻源理事長是台灣唯一受邀的會員。


林鴻源理事長表示,年會也特別邀請其他國際知名白內障及屈光手術醫師深度參與本次議程,其中包括前KOS韓國眼科學會、KSCRS韓國白內障及屈光手術醫學會主席Prof. Hungwon TCHAH、前ISRS國際屈光手術醫學會主席Dr. John CHANG,ASCRS/ESCRS/APACRS國際手術影片競賽常勝軍Dr. Hisaharu SUZUKI以及現任PAO菲律賓眼科學會現任副會長 Dr.Raymond Nelson REGALADO,進一步提升IIRST大會的學術深度與國際影響力,他們與現場的醫師共同討論白內障手術技巧及最新人工水晶體計算公式、屈光雷射應用、手術併發症管理等議題,讓台灣眼科醫學與國際標準無縫接軌。


在手術技術實作層面,IIRST此次首創集結4套全球及台灣最主流的白內障手術設備,包括來自美國、德國及瑞士的高階系統,並邀請4位專精白內障手術各系統的醫師,實際操作並錄製現場手術過程,於大會中進行播放與分析。林鴻源理事長指出,很多醫師在其他學會可能只能看到某一套儀器的介紹,此次是讓醫師1次比較4套系統,深入討論各自的優缺點與操作細節,這對提升整體臨床應用有非常大的幫助。


▲此次IIRST年會座無虛席,充分展現台灣眼科醫師對醫學新知的高度重視與學術熱忱。(圖/IIRST提供)


國際學術交流有益台灣白內障治療臨床實務 提升病友生活品質


2025年IIRST承辦單位國泰綜合醫院眼科主任侯育致醫師表示,此次與國際人工水晶體計算權威BARRETT博士交流後,對台灣白內障治療臨床實務助益甚大,目前所有計算白內障人工水晶體的度數,都是使用BARRETT大師發明的公式,因此在白內障的檢查儀器中,也都入建這些公式,在獲取檢查數據的同時也提供醫師們更精準的參考。


另一承辦單位台北榮總一般眼科部主任許志堅醫師指出,白內障是常見的老化疾病,過去常有「等白內障硬了再開刀」的迷思,事實上這是因應早期大傷口手術技術的限制,但隨著手術技術進步,目前採用的是小傷口的超音波乳化術,若白內障過熟、過硬,反而會增加手術風險,例如:囊袋破裂或角膜受損等。因此建議民眾若出現視力模糊、對比變差、夜間開車困難或雙眼度數差異大等情形,應及早就醫診斷,以免因視力不良導致跌倒、骨折,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透過本次IIRST年會,成功搭建起與國際大師交流的橋樑。隨著全球眼科資源與知識持續匯聚,未來台灣在白內障與屈光手術領域的發展將更加精準且與世界同步,進一步為民眾提高手術的成功率與術後生活品質,幫助更多人重拾清晰視力,提升日常生活的便利與安全。


# 首圖來源/IIRST提供


原文,本文內容已獲 NOW健康 授權,未經同意禁止取用轉載。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