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道火燒車頻傳!36起事故釀13死 專家籲:車距、保養是關鍵
2025/04/09 15:23:13文/品觀點綜合編輯
根據交通部高速公路局統計,2025年1月至3月期間,國道共發生36起火燒車事故,其中35件為車輛起火,1件為車輛冒煙。這意味著平均每2.5天就發生一起火燒車事故。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國道火燒車事故呈現上升趨勢,2024年更創下近5年新高,達192件。
專家分析指出,2020年至2022年期間,火燒車事故件數減少可能與疫情期間交通量減少有關。隨著民眾陸續恢復出遊,事故數量也逐年攀升。對此,高公局呼籲用路人務必做好車輛定期保養,出發前檢查車輛狀況,並避免在車內放置易燃物品。
除了火燒車事故,今年第一季國道A1死亡事故也令人擔憂。統計顯示,截至3月底共發生13件A1死亡事故,其中8件(占62%)肇因為分心或疲勞駕駛,5件(占38%)則是因未保持安全距離造成追撞。這些事故共造成13人死亡、10人受傷。
高公局交通管理組科長蔡明哲提醒,駕駛人應隨時注意周遭路況,切勿分心或疲勞駕駛。同時,他也強調保持安全車距的重要性。小型車可採用「速度除以2」的方法計算安全距離,例如時速100公里時應與前車保持至少50公尺的距離。大型車則應採用「速度減20」的方法,同樣時速下應保持至少80公尺的距離。
為了應對可能發生的火燒車事故,高公局建議駕駛人掌握以下要點:若行進中發覺車況異常,應先啟亮方向燈並注意後方來車,將車輛逐漸滑離車道停在路肩上待援。若無法滑離車道,除立即顯示危險警告燈外,當事人應在確認自身安全的情況下,儘速於故障車輛後方100公尺以上處所放置車輛故障標誌,並應儘速下車至護欄外或安全處所待援。
為了提高應變能力,桃園市消防局平鎮消防分隊近期舉辦了民宅車庫電動汽車起火搶救演練。演練模擬了巷弄狹小、消防車輛無法駛入的情況,消防員必須採取長距離部署水線搶救,同時壓制火勢並搶救受困民眾。這種實戰演練不僅強化了消防人員的應變處置能力,也提升了參與演練的里守望相助隊的防救災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