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觀點│民進黨不必再喊「抗中保台」? 網路數據揭近期「反中」聲量暴漲關鍵│政治

分享:

品觀點│民進黨不必再喊「抗中保台」? 網路數據揭近期「反中」聲量暴漲關鍵│政治

2022/03/22 14:57:39文/i-Buzz網路口碑研究中心

自俄羅斯上月底向烏克蘭發起軍事行動以來,俄烏戰事引發國際社會高度關注,除了關心烏克蘭當地戰況,也出現不少對於台海情勢的分析,國人亦謹慎看待中國大陸動武可能性、兩岸衝突的潛在風險,同時也連帶激發出有關抵抗威權,以及部分「反中」的討論聲浪。

TPOC台灣議題研究中心透過QuickseeK快析輿情資料庫,分析近90天以來網路輿情與「中國」相關的討論,從負面聲量趨勢圖可以發現,在俄烏戰爭開打前,因國際上並未出現攸關台海安全的重大事件,對於討論「中國」的負面聲量並不高,在代表中長期趨勢的90日均線及代表長期趨勢的120日均線都呈現下降趨勢。

不過,自今年2月底俄烏戰爭爆發後,網路上討論「中國」的負面聲量飆漲,每天的負面聲量都超過30日均線,顯示在短時間內,戰爭激發台灣民眾對於抵抗威權、反中等情緒,且這種高漲的反中意識在開戰初期至3月初這段時間最為明顯,開戰後的9天內更是每天負聲量破萬,隨後因戰情狀況轉變,也屢屢有負面聲量破萬的日子出現。

直至3月10日後,網路輿情中「中國」相關討論的每日負面聲量多在30日均線之下,顯示民眾因戰事爆發激化的反中情緒已漸趨平穩,但整體趨勢並未走弱,因為其負面聲量仍在中長期及長期均線之上,評估未來隨著不同國際新聞事件爆發,會帶來更多「反威權」素材,「反中情緒」在中、長期面的熱度仍是極具潛力。

為了進一步了解這些「反中」聲量是如何被塑造,TPOC透過分析藍綠陣營的意見領袖在網路上的公開發言,觀察他們對俄烏戰爭的論述對網路輿情「反中」情緒產生什麼樣的引導效果。數據發現,以雙方陣營的臉書發文為例,藍營政治人物以及政治立場泛藍的側翼粉專最偏好檢討我國外交路線、塑造「疑美論」聲浪,以「認為美國不出兵烏克蘭也不會幫台灣」作為文章主題的貼文互動數逾8.1萬、聲量最大,聲量次之的主題為「關心部分泛綠政治人物沒有當兵」,互動數達7.7萬,另也有出現「認為對俄制裁措施需謹慎評估」、「關心北約是否協助烏克蘭」、「嘲諷烏克蘭沒停電但台灣停了」、「推播烏克蘭當地戰況」、「向烏克蘭士兵致敬」等內容。簡而言之,藍營社群面對俄烏戰爭,主要是藉戰事傳達質疑西方國家的觀點,以及向執政黨發起內政、外交層面的政治攻防。

另一方面,綠營政治人物及相關側翼粉專力挺烏克蘭立場明確,但並未刻意將中國納入討論,更鮮少明言「抗中」,反而聚焦強調西方國家的普世價值、支持美國為首的民主陣營抵制俄羅斯,並結合仿烏克蘭國旗配色的藍黃色蘭花、捐款、捐贈物資等題材聲援烏國,期間還巧妙連帶宣傳香港反送中紀錄片「時代革命」傳達對抗威權的意涵。以貼文的成效加以評估,主題為「聲援烏克蘭」的互動超過17.6萬,「關注西方國家態度與俄國假消息」、「呼籲捐款支持烏克蘭」互動數均突破10萬,整體社群成效優於藍營論述。

一張含有 桌 的圖片自動產生的描述

高舉本土化大旗、反對中國強力打壓向來是民進黨面對選舉時的神主牌,2020年總統選戰更以一句「抗中保台」口號,拿下史無前例的勝利,延續全面執政。然而若以近期網路輿情對俄烏戰爭等國際重大事件的討論,民進黨早已無需言明「抗中保台」4字,只需要不斷放送自由民主等普世價值,選擇與西方國家站在同一陣營,就能讓網友對普世價值更加堅定,並自動帶起反威權、反中情緒的風向,以俄烏戰爭為例,即便綠營論述重點不在「抗中」,但「今日俄羅斯、明日中國」的聲浪卻早已甚囂塵上。

另方面,從社群上各種充滿創意的文章、圖文創作也可發現,這主題被各種軟性、奪人眼球、易引發共鳴的題材加以延伸,例如宣傳蘭花、香港紀錄片等,顯示綠營操作社群的打法非常靈活多變、彈性且新穎,並藉此有效地帶動風潮。倘若國民黨與泛藍陣營支持者還把自己侷限在嘲諷「民進黨只會用抗中保台來騙選票」,恐怕是忽略了綠營網路策略的轉變,若繼續沈溺在當「睜眼瞎子」而不對環境變化有所警覺,年底地方選舉再次跛腳,也不會令人感到意外。

【圖文皆由TPOC台灣議題研究中心授權提供】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