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觀點 | 10年內私大剩不到6所 立委張其祿要政府提對策 |教育
2022/07/05 16:05:49文/資深記者 宋秉忠爭議不斷的《私立高級中等以上學校退場條例》5月份公告施行,教育部8月中旬將召開退場審議會公告「專案輔導」學校名單。此舉可能加速私立高校消失。
依據國家發展委員會推估,2021至2030年大學學齡人口預估減少26萬人,若國立大學招生員額不變、家長及學生「先公立、後私立」想法不改,10年後恐怕只有2.4萬人會選讀私立大學,屆時,全台僅有5、6所大型私校能生存。
在大學任教超過20年的民眾立委張其祿指出,現在還有4、50所私大在專案輔導清單裡面,直白來說,大概就是那些醫學院能生存。
張其祿指出,教育部不應單方面要求私立大學與科大減招,公立大學也應該跟進,維持公私校學生穩定比例,並讓辦學不佳的私校退場,既可以維持公校品質,也對辦學績優的私校比較公平。
由於少子化,不但私大招不到人,公立大學也招不到人,今年大學申請入學缺額達1萬多名,是近4年新高,連台大、清大等校缺額都破百,私校更是災情慘重。顯然,私大退場潮已經開始。
面對「母校消失的時代」,張其祿提出三點建議:
1. 在少子化趨勢不能逆轉情勢下,專輔學校名單一旦出來,等於也是宣告這些學校死刑,沒有家長願意冒險讓子弟去讀這類「準倒閉」學校,而專輔真的能救這些學校嗎?政府不應貿然將這些學校貼上「特殊標籤」,應盤點協調這些教育資源,從這些學校的特色辦學優勢起手。
2. 走私校法自行退場的學校,教育部可有即時的輔導協助?相關的規範和配套充足嗎?後續他們校友的認證、協助及未畢業學生應該何去何從?政府應有專案規劃,像是備份學籍資料、輔導轉學等等,以協助這些「母校消失」的校友及未畢業學生。
3. 對於困境中的大專院校,除了「好死」或「歹活」方案外,有第三條路嗎?教育部可有思考?教育部不應再把問題都丟給學校,像是建立好的辦校藍圖、建立校際合作媒介等方式,先為高教體系開啟一條良性循環發展的活路。
張其祿以台灣第一座「葛萊美獎」得主李政瀚和于薇為例,兩位各為台中的嶺東科技大學設計學院及台南崑山科技大學視覺傳達系的優秀校友,以設計專才榮獲第64屆葛萊美獎「最佳唱片包裝設計獎」,不但證明台灣在設計領域中占有一席之地,更顯示這些特色辦學的大專院校在培養設計等專業人才上,確實功不可沒。
因此,張其祿委員提醒蔡政府,不能因少子化及缺額的衝擊,輕易犧牲特色辦學的大專院校;而教育部也要有具體方案,盤點及協調退場及高風險的高教資源回流入教育體系,而非縱容倒閉後,浪費了這些已建置、已投入的公共教育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