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5大趨勢主題ETF!零股投資人大增 法人這樣說

分享:

海外5大趨勢主題ETF!零股投資人大增 法人這樣說

2025/11/07 06:18:00文/資深記者 李錦奇
海外5大趨勢主題ETF!零股投資人大增 法人這樣說

下半年以來,小資族、零股族搶購海外股票ETF,主要鎖定美國電力、科技、日本半導體、中國5G及太空衛星等5大趨勢主題,帶動相關ETF的零股(不足1張)的人數成長幅度大增。

根據CMoney統計,海外股票ETF下半年以來,整體受益人數僅小幅成長3347人,但零股申購人數卻增加3萬7451人,且零股人數成長率也有12.38%,顯示零股買氣異常火熱。

其中,新光美國電力基建(009805)、第三季以來零股人數狂增1687%,其他包括台新標普科技精選(009807)、元大航太防衛科技(00965)、台新標普500(009806)、中信日本半導體(00954)、復華中國5G(00877)及第一金太空衛星(00910)等6檔,同期間零股持有人數也翻倍大增,顯示零股族或小資族,儘管資金規模不夠雄厚,但仍高度青睞電力、科技、半導體、5G與太空衛星等海外趨勢主題型ETF。

新光美國電力基建(009805)ETF經理人劉恆誌表示, Open AI與其他科技巨頭合縱連橫,組成AI永動機聯盟日益擴大,翻轉傳統電力產業升級轉型,宣告電力成為新石油時代,帶旺美國核能發電、智慧電網、電力設備與相關公用事業基礎建設等企業,基本面迎來AI超級紅利,帶動美國電力產業,正式進入「超級週期」。

另一方面,AI時代全球電力缺口難彌平,當務之急是「能源增量」,持續推動美國電力產業,持續朝核能方向前進,包括日前美國政府與西屋電氣公司簽署800億美元的協議來建造核電反應爐,以滿足人工智慧(AI)日益成長的電力需求;微軟公司聯合創始人比爾·蓋茲也預估,未來核能既能滿足數據中心用電需求,又能降低電力成本,將成為AI數據中心的關鍵電源,其中,又以小型模塊化反應爐、核聚變等,受到越來越多市場的關注,帶動美國核能發電相關概念股,今年以來股價表現持續噴發。

劉恆誌強調,AI對發電與輸配電的需求,與現有電網能力之間存在巨大鴻溝,僅靠再生能源不足以支撐AI時代,全球當務之急是「能源增量」,以美國來說,電力缺口不僅在發電端,還卡在儲能、輸電與配電環節;數據中心與邊緣運算所需的高可靠度電力,對電網彈性與備轉容量也急需更高設備門檻,直接帶動整體美國電力基建上中下游相關供應商,未來幾年營運與獲利前景持續看好,是現階段美股符合當紅政策開放、產業急迫轉型與技術迭代升級等利多匯聚的泛AI剛需產業,適合作為投資人長期持有的趨勢主題ETF,掌握AI時代剛需成長財。

PGIM保德信全球基礎建設基金經理人王翔慧表示,AI市場規模高速成長,根據高盛預估,資料中心需求由2023年至2026年將成長超過8成,複合成長率高達17.7%,而四大雲端服務供應巨頭持續擴大資本支出,帶動美國資料中心未來的用電量大幅成長,根據估計,其中超過6成用電來自於AI運算,對於電力相關公用事業後續的營運發展將帶來龐大挹注作用,未來成長潛力值得期待。

王翔慧指出,市場估算,全球針對AI基礎建設的資本支出至2029年會高達5.5兆美元,等同於56%的年複合成長率,更讓電力成為兵家必爭之地,能夠快速建設、快速銜接需求的方式將受到市場青睞,多數調查者認為綜合型的能源策略或是天然氣發電,將是AI的最佳能源選項,其次是單獨使用核能、可再生能源搭配儲能。

值得注意的是,獨立發電廠成為市場資金關注焦點,王翔慧說,一方面是公用事業擁有低評價面優勢,另一方面是獨立發電廠相較於傳統發電廠更願意採用新技術如智慧電網、AI能源管理等,隨著資料中心的電力需求急遽攀升,獨立發電廠可快速擴增電力設施、且供電更為穩定,深受大型雲端服務供應商喜愛。再者,除了不須依賴政府補貼,獨立發電廠購電的價格穩定上行,更有利提高利潤空間,讓獨立發電廠營運效率與資本回報率更高。

王翔慧認為,基礎建設產業除搭上AI浪潮,回顧2022年來,市場經歷升息循環、景氣復甦、關稅戰再到重啟降息循環,全球股市從下修到再創歷史新高,同期間基礎建設指數表現更勝一籌,看好基礎建設產業擁有特許經營權可帶來穩定的現金流,且許多國家也因應AI,相繼推出支持基礎建設的政策和計劃,進而推動產業向上發展。

凱基投信指出,有鑑於消費者支出和企業投資持續強勁,市場上調美國今明兩年的經濟成長率預期,企業獲利更在AI產業帶動下維持穩健增長態勢,預期今年S&P 500企業獲利成長率可達11%,明年更可望上升至13.9%。台股表現也同樣可期,台灣9月出口總額達542.5億美元,年增率高達33.8%,隨著AI需求持續強勁及消費性電子新品備貨旺季來臨,電子產業預計將持續帶動出口成長,台廠AI供應鏈的技術與議價優勢,可望成為台股堅實後盾。

台美股市長線可期,只是股市迭創新高,評價面已升至相對高位,加上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對12月降息路徑預留伏筆,目前又正值美國政府關門之際,聯準會僅能就有限的經濟數據判斷未來政策方向,料將升高政策不確定性,導致市場波動度加大,因此凱基投信建議,要透過分散布局股票、債券平衡彼此風險;要分批累積把握回檔時進行再平衡;要放眼長期享受時間複利的最大威力。

凱基投信建議投資人,與其每天盯盤,或煩惱股債比例與進出時機,不妨考慮同時配置股債、交易門檻相對低的平衡型ETF,例如平衡凱基美國TOP(00980T),追蹤指數以7成那斯達克前十大企業搭配3成美國公債,攻擊中有防守,同時有機會掌握AI紅利之餘兼顧平衡風險;或是平衡凱基雙核收息(00981T),追蹤指數以7成全球BBB級債搭配3成台股25大企業,有助追求固定收益,在防守中又保有攻擊力。

瑞士百達資產管理11月市場展望指出,強勁的企業獲利、改善的經濟背景以及有利的流動性條件,維持對股票的「加碼」立場,當前的漲勢可能延續至年底;相對減碼債券來平衡整體配置,偏好美國以外的地區,包括新興市場和瑞士,以及科技、通訊服務和金融類股。

固定收益和貨幣部分,由於整體通膨率徘徊在3%左右,瑞士百達資產管理認為市場可能高估聯準會降息幅度,對美國降息前景過於樂觀,百達因此將美國公債的配置從中性降至減碼。

瑞士百達資產管理提醒,無論是股票還是其他資產類別,精選標的非常重要。

富蘭克林坦伯頓穩定月收益基金暨全球穩定月收益基金經理人愛德華.波克分析,參與優質企業投資機會的策略可以很全方位,尤其在市場波動大或短線不明朗時,投資標的的債息、股利與權利金就是等待期基金的重要收入來源,對於評價面高但前景仍看好的標的,可靈活運用掩護性買權,收取權利金以保護標的下檔風險,也不錯失上漲機會。

此外,儘管大盤評價面高昂,仍有許多估值低廉、而現階段尚未受市場青睞的標的,股利收入便是等待期的補償,因此只要能彈性運用策略,便能掌握機會不追高。

愛德華.波克表示,AI的廣泛運用,受惠的不僅在科技業,其它如醫療、工業、能源與消費等也都因AI技術運用而提升效率、產品與服務,而AI算力對電力及基礎設施的龐大需求,也牽動能源、原物料、工業與公用事業等各產業雨露均霑,分享AI投資機會,並不需要執著於少數幾檔評價面高昂的科技股。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統計近十年美股資料顯示,儘管現今史坦普500指數本益比比過去10年平均高出近三成,科技股更高出近七成,但以醫療股與高股利股為例,僅略高出4%,顯見資金集中追逐科技股,忽略了其他投資機會。

富蘭克林坦伯頓穩定月收益基金主要投資美國,現階段配置股債各半(普通股、混合資產與債券各28%、24%與47%),成長、循環與防禦產業布局均衡,截至九月底持股本益比21.28倍。

富蘭克林坦伯頓全球穩定月收益基金布局全球,配置近五成於美國以外市場,略為積極的股六債四配(普通股、混合資產與債券各35%、26%與38%,加上相對側重成長股的布局(24%),可同時掌握區域、資產與產業的輪動機會,截至九月底持股本益比19.46倍。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