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下「秒睡」不是好事! 可能整夜都在與缺氧狀態搏鬥

分享:

躺下「秒睡」不是好事! 可能整夜都在與缺氧狀態搏鬥

2025/10/24 16:56:30文/由NOW健康授權轉載

【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你是否也羨慕那些一躺下就能立刻入睡的人?許多人認為「倒頭就睡」代表睡眠品質良好,但醫學研究卻指出,過快入睡可能是健康警訊,表面上看似睡得香甜,實際上可能整夜都在與缺氧狀態搏鬥。


睡眠呼吸中止症影響近十億人 慢性睡眠剝奪狀態下容易「秒睡」


根據2019年發表於《The Lancet》期刊的研究,全球約有9.36億成年人患有輕度至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其中4.25億人患有中重度睡眠呼吸中止症。這種疾病會導致睡眠期間呼吸道反覆阻塞,血氧濃度反覆下降,使患者處於慢性睡眠剝奪狀態,因此一旦有機會躺下就會「秒睡」。


未經治療的中重度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罹患高血壓的風險增加2至3倍,心臟病發作風險增加約30%,中風風險更是一般人的4倍。長期缺氧還會影響大腦功能,導致記憶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增加失智症風險。研究顯示,約70%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的人同時有肥胖問題,肥胖是此疾病最強的風險因素。


良好睡眠品質不在於入睡速度 而在於整夜睡眠的深度與連續性


在Sleep Medicine Reviews期刊中的雙胞胎研究分析指出,約40%的失眠問題與遺傳因素有關。科學家已識別出數百個與睡眠相關的基因變異,這些基因會影響個體的「睡眠驅動力」,使有些人天生容易入睡,有些人則不易入眠。


然而,環境因素和生活習慣仍是影響睡眠品質的關鍵。現代人常有「社交時差」問題,平日與週末作息差異過大,會擾亂生理時鐘。此外,睡眠剝奪會累積成「睡眠債」,當睡眠債過高時,身體會啟動補償機制使人秒睡,但這種睡眠品質往往不佳。


建立規律作息是改善睡眠的首要關鍵。每天固定時間就寢和起床,即使週末也應保持一致,誤差最好不超過30分鐘。早晨接受自然光照射能重設生理時鐘,增加白天警覺性,並促進夜間褪黑激素分泌。


相反地,睡前使用電子設備會延遲入睡時間、降低睡眠品質,建議睡前1小時遠離3C產品。咖啡因的半衰期約5至6小時,下午3點後應避免攝取含咖啡因飲品。午睡時間控制在20至30分鐘內最理想,若超過30分鐘反而會產生「睡眠慣性」,影響夜間睡眠。


良好睡眠品質不在於入睡速度,而在於整夜睡眠的深度與連續性,透過規律作息、改善睡眠環境和適時尋求專業協助,才能真正擁有健康優質的睡眠。


文字編輯:辰蘊如


# 首圖來源/Freepik


原文,本文內容已獲 NOW健康 授權,未經同意禁止取用轉載。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