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番埤水岸營造計畫完工 打造仁武親水生態新地景

分享:

九番埤水岸營造計畫完工 打造仁武親水生態新地景

2025/08/07 12:01:29文/記者 賴君欣
九番埤水岸營造計畫完工 打造仁武親水生態新地景

高市水利局所主導的仁武區九番埤排水水岸環境營造計畫第二期改善工程,已於今年6月30日完工,不僅延續第一期成果,串聯起完整的水岸綠帶,更成功轉化為兼具生態保育、水質淨化與居民休憩功能的多元公共空間。

↑圖說:九番埤水岸環境營造計畫第二期位於仁武區霞海路側之九番埤濕地公園。(圖片來源:高雄市水利局提供)

本次整建範圍橫跨仁武區霞海路旁約160公尺長的九番埤濕地公園,延續第一期水岸營造的成果,著重未整治區段的空間改善與生態系統修復。工程團隊特別導入多項生態工法,包含右岸坡面以水柳與三星果藤進行植栽綠化,左岸則選用厚葉石斑木與台灣赤楠等原生種擴增植群多樣性,並保留現地喬木如垂柳,降低對原生環境的干擾,實踐與自然共生的設計理念。

為強化河岸結構穩定與物種棲息通透性,工程亦在兩岸渠底拋設卵塊石,並於左岸設置石籠護坡,創造生物移動廊道與濱溪棲地。此外,新設的砌卵石取水工有效提升九番埤礫間處理場的進水量,使經處理後的淨水能補助基流水量,提升整體水質,也使水體與下游濕地間形成良性循環。

↑圖說:九番埤排水水岸營造改善不僅有效提升水質與生態功能,更提升周邊居民的生活與休憩品質。(圖片來源:高雄市水利局提供)

水利局指出,這項計畫不僅是九番埤全段水環境改善的「最後一哩路」,更是仁武地區永續親水藍圖的實踐。隨著人口增加與都市化發展,提升居民生活品質與公共綠地功能成為施政重點。九番埤的轉型,不只是單一排水工程的完成,更是生態思維與環境治理深度融合的成果展示。

走進今日的九番埤,映入眼簾的不再是過去功能單一的排水渠道,而是一處讓水流、植被與社區共存的新型城市綠帶。未來,高市水利局也將持續以「友善自然」為核心,推動更多生態水岸與城市韌性空間,讓高雄在水環境治理上走得更遠、也更溫柔。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