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高雄典寶溪流域滯洪池更名  以在地命名貼近鄰里地緣性

高雄典寶溪流域滯洪池更名 以在地命名貼近鄰里地緣性

高雄典寶溪流域滯洪池現有名稱係沿用水患治理水理分析的代號,無地緣性易混淆,為提升滯洪池名稱辨識度並與在地鄰里結合,將原A、B、D滯洪池名稱更名為「典寶溪劉厝滯洪池」、「典寶溪白米滯洪池」及「典寶溪芋寮滯洪池」。
2024/05/30
前鎮漁港污水下水道整建完成  港區水質改善看得見

前鎮漁港污水下水道整建完成 港區水質改善看得見

前鎮漁港啟用迄今已逾50年,早期並未進行污水下水道建設,港區內雨污水混流,經由雨水排水系統流入港區,造成衛生環境及水質不佳。經水利局整建汙水下水道完成後,港區內的水質與異味已經大幅改善。
2024/05/28
鼓山運河出現外來種生態殺手  水利局委請釣魚協會協助捕抓

鼓山運河出現外來種生態殺手 水利局委請釣魚協會協助捕抓

生態殺手線鱧(俗稱泰國鱧)近期現身於鼓山運河內,泰國鱧生命力極強,為兇猛的掠食性魚種,又遇6-7月進入繁殖高峰期,高雄市水利局憂心此外來強勢魚種大量繁殖將破壞水域生態,因此與路亞擬餌釣社團釣魚協會合作於5月18日號召捕鱧高手協助捕抓,以維護水域生態平衡。
2024/05/24
鳳山水資源中心擴廠竣工  再增5,200噸再生水提升用水調度彈性

鳳山水資源中心擴廠竣工 再增5,200噸再生水提升用水調度彈性

為進一步提升再生水產能,高雄市政府於112年7月起積極推動鳳山水資源中心擴廠,相關工程已於113年3月底竣工並完成試運轉作業,自5月1日起該水資源中心之再生水供應量將由原設計每日供應45,000噸,再增加5,200噸再生水,提升至每日50,200噸。
2024/05/08
汛期來臨陳其邁視察三洽水滯洪池  可有效解決美濃區域排水問題

汛期來臨陳其邁視察三洽水滯洪池 可有效解決美濃區域排水問題

五月汛期來臨,高雄市長陳其邁5日前往美濃地區,視察三洽水滯洪池、水溝疏濬等防汛準備措施。他表示,近年福安排水、美濃湖排水、竹子門排水等工程均已陸續完工,相信對於改善美濃地區水患有相當大幫助,並感謝中央補助三洽水工程經費7,500萬元,讓滯洪池工程順利在112年汛期間,即發揮滯洪調節功能。
2024/05/06
串連市境之南海岸廊道  林園東西汕海堤114年完工

串連市境之南海岸廊道 林園東西汕海堤114年完工

高雄市副市長林欽榮1日率市府水利局團隊、林園區公所,並會同西汕邱里長鐘城及東汕里王里長福成等前往林園區視察東西汕海堤工程進度,除指示海堤改建須維持原有海堤防禦及魚塭管線收納功能性之外,景觀方面需採納當地民眾意見,提供更符合需求的公共建設。
2024/05/02
中央地方首次聯合舉辦污水下水道防災演練  提升災害發生應變能力

中央地方首次聯合舉辦污水下水道防災演練 提升災害發生應變能力

內政部國土管理署29日首次聯合高雄市政府共同舉辦「污水下水道防災示範演練」,並邀集各縣市政府相關人員共同參加觀摩,吳欣修署長致詞時表示,希望透過本次防災演練,建立及提升各縣市政府對於污水下水道災害發生之預防措施與因應作為。
2024/04/29
全國污水下水道考核評鑑再獲佳績   高市連續三年榮獲「優等」

全國污水下水道考核評鑑再獲佳績 高市連續三年榮獲「優等」

內政部國土管理署辦理「112年度污水下水道建設計畫考核評鑑作業」,高雄市榮獲全國唯二「優等」殊榮,更已連續三年榮獲「優等」殊榮,高雄市政府由副市長林欽榮代表領獎,內政部肯定高雄市污水下水道建設成果。
2024/04/17
提升愛河河道排洪效能  怪手搭船清疏河底汙泥

提升愛河河道排洪效能 怪手搭船清疏河底汙泥

高市府水利局爲提升愛河排洪效能,於113年4月8日,進行愛河七賢橋至高雄橋間河道底泥清疏,總長約1.2公里,預計清疏底泥約2.8萬噸,疏濬後除了排水順暢外,並減緩愛河底泥產生異味,提供市民一個舒適、安全的河岸環境。
2024/04/12
楠梓右昌大排水岸環境改造有成  高雄最美雨豆樹公園升級

楠梓右昌大排水岸環境改造有成 高雄最美雨豆樹公園升級

右昌大排唯一明渠段位於楠梓仁昌里公園內,為整體提升周邊生活機能,改善公園設施及增加友善空間,水利局與工務局公園處協調合作,籌措工程費2,250萬元,由水利局整體規劃辦理水岸、步道、欄杆、廣場、綠美化及截流民生污水進入污水下水道系統等設施,改善工程於113年3月完工。
2024/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