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對等關税20% 無濟於鋼鐵業
2025/08/01 20:55:38文/資深記者 林憲祥
美國1日(台北時間)早晨公布台灣的對等關税20%,雖較原先的32%下調10%,但對鋼鐵業杯水車薪,以中鋼1日公布的7月份鋼鐵出貨量僅有73.1萬公噸,不如預期,即可看出受關税的衝擊不小外,且影響層面擴及中下游,因此業界咸認,除非鋼鋁關稅短期有下調的空間,不然對等關税此舉,對鋼鐵產品拓展美國市場,根本無濟於事。
依照美國對台灣等各國實施的232法案,原對進口的鋼鋁關稅為25%,今年4月份川普總統宣布新的關稅政策,此關税仍25%,但取消台灣最大競爭對手韓國的關税豁免權,也須課25%關稅,等於齊頭式的關稅,原本對鋼鐵業而言,銷美和拓展市場露出一線曙光,不料,不久前,美國再公布各國的鋼鋁關稅加碼25%,等於50%,如此高的關稅,不僅鋼鐵業空歡喜一場,而且對銷美的夢想,形同澆了一盆冷水。
圖說:美關税問題,衝擊鋼鐵業的接單,從中鋼7月份出貨量減為73.1萬公噸,即可看出端倪。(圖片來源/中鋼提供)
根據調查,台灣銷美的鋼品中,除了中鋼、中鴻有一部份汽車和家電用的泛冷軋鋼品外,大部份為鍍鋅和烤漆鋼品,主要廠商有燁輝、盛餘、裕鐵等相關廠商,另有一小部份是輸油氣管線所需的API鋼管,代表廠商有中鴻、鑫輝、高興昌及天聲等,上述產品估計過去一年的銷量超過百萬公噸。
但美國祭出50%的鋼鋁關税後,不僅對國內相關鋼廠銷美的產品,帶來極大的壓力,以致不是暫時停擺,就是策略性的調整產銷計畫,即以高端且當地進口商願承担税率的產品為主,其他能負荷税率的產品盡力銷美外,就是移轉市場,轉到到歐洲、中東等市場,來降低風險,但整體銷美數量,不如以往。
如今,美國1日早晨公布對台灣的對等關稅,由32%降為20%,雖對整體鋼鐵業銷美無濟於事,但對下游的手工具等個別產品,可望降低成本,當然對接單是件好事,惟中鋼董事長黃建智認為,只要未來的協商,能適時調低鋼鋁關稅,對銷美前景仍有拓展的空間。
不過,從中鋼1日公布的7月份鋼品銷售數量,含旗下的中龍鋼鐵,合計73 .1萬公噸,較上個月的77.8萬公噸減少4.7萬公噸,顯然受之前關税的不確定性因素,及高額的鋼鋁關稅衝擊很大,主要是下游採購縮手,導致供需失衡。因此,業界認為,除非美國能於短期內調整鋼鋁關税,不然拓展美國市場仍需面臨極大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