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通製藥迎百年 見證台灣藥事史

分享:

明通製藥迎百年 見證台灣藥事史

2025/05/23 14:42:14文/品觀點綜合編輯
明通製藥迎百年  見證台灣藥事史

提到治頭痛成藥,不少人腦中會浮現台語廣告詞「明通治痛單,治痛很簡單。」這款市佔國內感冒藥水熱銷前三名的「明通治痛單感冒糖漿」,由1934年於台中創業的明通製藥公司生產。為紀念創辧人張日通110歲誕辰及藥廠90週年慶,在台中市中區平等街24號明通藥事文化館舉辦明通製藥回顧特展。館長張光發表示,透過照片及實體文物,參觀者彷彿穿越時空走入藥事90年的時光隧道,歡迎大家來看展,了解台灣藥事史。展期即日起至8月31日止。


↑圖說:明通製藥90週年慶回顧特展開幕儀式,2025年4月19日於明通行商旅一樓舉行。出席來賓右二起依序為台中市第一警分局長、前法務部長曾勇夫、明通製藥董事長張光明、台中副市長黃國榮、明通製藥第二任董事長張西城、西屯扶輪社樂活健身隊主委徐伴麗、日大齒學部代表野上宏醫師、明通藥事文化館館長張光發。(圖片來源:張光發提供)

走進台中舊市區平等街看到一棟門面清爽的七層樓建築明通行商旅,與其他商旅不同的是四處可見葫蘆標誌,地下室還有一個藥事文化館。這裡是明通治痛單行銷一甲子的明通製藥起家厝,民國67年明通公司業務慢慢搬遷至復興路明通一廠,此處因應時潮改建為明通大飯店,後來中區因舊市府搬遷到新市政中心而荒廢20年之久,直到民國108年,第二代張光發在原址將明通飯店重新拉皮,改造成明通行商旅,並在地下一樓設立文化館,希望保留台灣藥事文化的歷史。

在明通行商旅一樓明亮餐廳,常可看到張光發為住宿的旅客們介紹明通製藥發展史。藉投影片中介紹經典產品的繪葉書(postcards),包括固理保淋、大王散、愛兒菜等,還有各時期註冊商標,1935年拿到的第一張賣藥製造許可書等。


↑圖說:張光發常為住宿旅客們介紹明通製藥發展史,包括繪葉書(postcards)、寄藥包文化以及中藥濃縮機等。圖為繪葉書(postcards)。(圖片來源:張光發提供)

創辦人張日通先生出生於日據大正三年(1914年),是台中西屯水堀頭農家的小孩,「克勤創新、積極進取」是日通先生所提倡的理念,明通註冊商標葫蘆象徵「懸壺濟世」的救世精神。談到父親張日通對家人的影響,張光發說,父親要子女學藥或學醫,連女婿媳婦也都是藥師。身為么子的他原本考上藥劑系,想說家中唸藥的人那麼多,就改唸牙醫系,父親氣到要跟他斷絕父子關係,當時不解父親為何這般生氣,如今懂得是父親要藥廠後繼有人,才體會父親對「傳承」的用心與遠見。

2025年4月19日展覽開幕當天恰逢媽祖壽誕,活動中還有明通碧桃阿嬤五樣菜,包括炒米粉、滷筍干、滷豬腳、香腸和瓜仔肉丸,讓大家緬懷77年前碧桃阿嬤對感念萬春宮媽祖保佑明通生意興隆及熱情好客的慷慨,也是明通飲水思源企業文化。張光發說,這些菜都任人打包,媽媽大方好客,就是「不怕人吃,怕人吃不飽。」

文化館分ABCDE區,分別結合台灣、台中歷史、明通製藥公司發展歷程,時光隧道有照片圖示及實體產品文物,還有一整片電視牆播放40年來治通單的電視廣告,都在說明台灣成藥的發展史,接著可看到從日治時期至民國70年代,因醫藥條件匱乏發展出的「寄藥包」文化,幾乎是家家戶戶必備物品,更是許多長輩難忘的兒時記憶。

在文化館介紹歷年來明通製造及代工產品,張光發娓娓道來,述說的是明通的企業史也是家族史。從創辦人張日通、明通現代化製藥廠推手董事長張西城、張光達、張光雄等生活照及他們穿梭醫藥界的身影,生動地讓人感受到他們為明通的奉獻。

生於藥廠,長於在藥廠的張光發對藥事傳承充滿使命感,他一直在找尋可以讓這些實體藥廠文化資產保存流傳下去的場所,把藥廠鐵櫃裡雜亂堆置的瓶瓶罐罐挖出來,找到專家精選整理,再用實體呈現讓參觀者真實感受那段長輩們走過的歲月。

張光發還道出一段巧遇,他指著一只瓶身標示「明通保身丹」的透亮綠玻璃瓶說,5年多前剛開始著手收集文化館資料時,有一天走過北屯八二三公園,在爛泥巴中看到這綠瓶很像他小時候見過自家產品,一撿發現竟是有80多年歷史的「明通保身丹」藥罐,回想起來,他感動地說,「是它找上了我。」

對於明通發展願景,張光發希望透過明通製藥廠、文化館、商旅跨國異業聯盟,創造新客源,光發期許,以醫藥醫人身、文化冶人心、信念癒心靈的身心靈之全人醫療來永續發展往百年邁進。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