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痛不只是痠!警覺「頸因性頭痛」別讓日常生活失序

分享:

頸痛不只是痠!警覺「頸因性頭痛」別讓日常生活失序

2025/05/20 17:04:19文/記者 林薇安

現代人長時間滑手機、久坐電腦前辦公,姿勢不良導致頸部緊繃,進而引發「頸因性頭痛」愈來愈普遍。51歲林先生長年擔任行政工作,半年來反覆出現後腦與頸部疼痛、頭暈、耳鳴等症狀,嚴重干擾日常作息。雖經西醫服藥治療仍無明顯改善,最終求助中醫,透過針灸及調理,大幅減輕困擾多時的頸因性頭痛。

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醫師翁瑞陽表示,頸因性頭痛(Cervicogenic Headache)是一種由頸部肌肉、骨骼或神經異常引發的頭痛類型,常見症狀包括後腦或枕部疼痛,並可能伴隨頭暈、耳鳴、頸部僵硬,甚至影響注意力與情緒。這類頭痛容易與緊張型或偏頭痛混淆,若未對症處理,恐演變為慢性疼痛。

頸因性頭痛可透過中醫針灸,搭配姿勢改變與運動,能有效緩解頭痛。(照片非當事人) (圖片來源/台南市立醫院提供)

翁瑞陽醫師指出,林先生初診時,肩頸肌群嚴重緊繃,氣血運行不暢,他以針灸結合肌肉鬆解與氣血調理方式,為期四週的治療中,林先生的頭痛頻率與強度明顯下降,後腦疼痛減輕七成,頭暈與頸僵症狀也明顯改善。他也配合醫囑,調整工作時的姿勢與作息,避免久坐與低頭。

翁瑞陽醫師指出,中醫針灸、拔罐、推拿等療法對頸因性頭痛具多重助益,能緩解肌肉壓力、促進血液循環、調和氣血,進一步改善體質。日常保健方面,則應避免長時間低頭滑手機,或久坐不動,建議每隔30分鐘活動肩頸、伸展放鬆,或透過游泳、快走等有氧運動,改善姿勢與肌肉疲勞。

他也提醒,若頭痛頻繁發作或伴隨其他神經學症狀,應及早就醫進行鑑別診斷,確保病因明確並採取合適療法,才能有效擺脫慢性頭痛的困擾,提升生活品質。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