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錦發以劍道喻寫作 《文學跳曼波》走讀高雄文學與人生風景
2025/07/08 12:39:53文/記者 賴君欣
文學如劍,寫作即是讀心。公共電視台語台文學外景節目《文學跳曼波》本週邀請作家吳錦發擔任嘉賓,隨著主持人柯大堡重返故鄉高雄美濃,展開一場文學與人生交織的走讀旅程。節目特別走訪具有歷史記憶的地景,也拜會日本劍聖宮本武藏第十一代傳人陳信寰,透過劍道交流,吳錦發以「劍道讀心」比喻寫作,闡述創作的深層哲理,展現他筆鋒之外的精神修煉。
↑圖說:吳錦發以「劍道讀心」來比喻寫作,他認為文學猶如劍道就是在讀讀者的心。(圖片來源:高雄市文化局提供)
在這趟回溯文學根源的旅途中,柯大堡與吳錦發漫步於美濃老街與菸樓間,品嚐粄條、回憶少年歲月,也探討其代表作《青春三部曲》中的美濃意象。小說〈閣樓〉即以菸樓的「半樓仔」為背景,描寫青春期的隱密空間與心理轉折,展現少年對性、自我與世界的初次碰撞,也映照出吳錦發如何將成長的土地轉化為文學題材。
↑圖說:吳錦發回到故鄉美濃,漫步於菸樓之間,回顧吳錦發著名的成長小說《青春三部曲》的故事情節。(圖片來源:高雄市文化局提供)
兩人也來到吳錦發的母校高雄中學,重返青春時光。吳錦發感性地回憶:「高雄中學是我認識自由與包容的起點。」他特別提到曾因學生鼓掌打斷校長演講卻未受懲處的事件,讓他體會何謂民主精神。節目中,柯大堡還翻出其畢業紀念冊上的自我介紹:「有『為萬世開太平』之志」,讓吳錦發笑稱自己當年「臭屁」,自詡讀書破萬卷,卻在後來創作中體會真正的成長,是來自生命的懲罰與磨鍊。
↑圖說:重返母校高雄中學,穿上雄中制服,吳錦發彷彿回到17、18歲的青澀時光。(圖片來源:高雄市文化局提供)
節目進一步探討吳錦發中晚年的創作轉折。他沉潛十餘年後出版的小說《人間三步》,不再聚焦青春困境,而是以親情、友情、愛情三條情感線索反思人生,猶如他在文學的「告解室」中對自己誠實對話。這部作品是他文學旅程的新里程碑,也是生命歷程的轉化成果。
本集節目亦與高雄文學館合作,展示館內典藏的吳錦發早期作品,包括詩、散文與小說手稿,讓觀眾得以一窺作家的創作源泉與筆下高雄的變遷。《文學跳曼波》不只介紹作家,更以書寫者的視角走進在地風景,展現台灣文學的在地深度與生活溫度。
↑圖說:高雄文學館內收藏吳錦發老師早期小說、詩、散文等著作。(圖片來源:高雄市文化局提供)
作為全台首創全台語文學走讀節目,《文學跳曼波》自開播以來橫跨南北、深入部落,走訪西子灣、鹽埕埔、台南七股與花蓮卓溪鄉等地,帶領觀眾隨作家走過文學場域。製作人潘惠華表示,節目融合歌仔戲、布袋戲與饒舌等多元文化,打破形式藩籬,讓台語文學以創新姿態走進大眾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