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韓深化海洋保育交流 聚焦海廢治理與漁具押金制度交流

分享:

臺韓深化海洋保育交流 聚焦海廢治理與漁具押金制度交流

2025/05/15 16:13:12文/記者 賴君欣
臺韓深化海洋保育交流 聚焦海廢治理與漁具押金制度交流

為強化跨國海洋保育合作,臺灣與韓國在海洋廢棄物治理領域再展新頁。韓國海洋水產部漁業資源局漁具押金管理中心副理鄭七勳(CHILHOON JEONG)14日率領包含政府官員、漁具製造與進口商、漁民、媒體及政策專家共19人訪團,拜會我國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就海廢處理經驗及漁網具管理政策進行深入對話,為臺韓未來深化合作奠定基礎。

↑圖說:韓國海洋水產部漁業資源局漁具押金管理中心副理CHILHOON JEONG (左)與海保署李筱霞副署長(右)討論兩國海廢處理機制。(圖片來源:海洋保育署提供)

會談中,海保署詳細介紹臺灣在海洋廢棄物治理的整體架構,從源頭調查、廢棄物清除、漁港暫置區的設置,到末端的回收再利用機制,展現全鏈條式管理模式。韓方則分享其「漁具押金制度」試辦內容,包括漁網具的標示技術、押金收取與返還流程,以及制度推行初期面臨的挑戰與展望。

針對漁具管理,雙方亦交流各自回收體系的運作細節。韓方高度肯定臺灣政府與企業協力推動資源再利用,尤其對「環保艦隊」等在地創新措施表達讚賞,雙邊討論氣氛熱烈。

根據海保署說明,韓國於2024年1月依《漁業法》第81條正式成立「漁具押金管理中心」,規定漁具製造或進口商在銷售時須收取押金,漁民日後歸還使用過的漁具即能取回押金,藉此防止廢棄漁具流入海洋。

↑圖說:韓國「漁網具押金制度」簡介手冊內容(圖片來源:海洋保育署提供)

海保署署長陸曉筠表示,海洋廢棄物為全球共同面對的環境議題,特別是在漁網具的管理上,各國都亟需尋找有效解方。此次與韓國官方就此關鍵議題進行交流,不僅是實質合作的起點,也呼應亞太經合會(APEC)海洋與漁業工作小組推動的相關治理項目。她期盼,未來能持續與韓方保持密切互動,攜手優化海廢管理與回收制度。

↑圖說:海保署署長陸曉筠(中)與副署長李筱霞(右)贈送本署紀念品予韓國海洋水產部漁業資源局漁具押金管理中心副理CHILHOON JEONG (左)。(圖片來源:海洋保育署提供)

韓國訪團此次來臺亦安排實地參訪,包括前往海保署合作的海廢再生聯盟廠商華美光學,了解廢漁網的再利用技術,並至屏東東港鹽埔漁港海廢暫置區,實地觀察前端處理流程,進一步深化彼此認識與合作契機。

海保署表示,未來將持續推動多邊交流與實務合作,與更多國際夥伴攜手,共同朝向「潔淨海洋」的永續目標邁進。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