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農業局即刻救援 草鴞康復重返高屏溪畔棲地
2025/04/18 16:25:30文/記者 賴君欣
一隻在高雄市大樹區受困防鳥網的瀕危草鴞,經高市府農業局及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救傷團隊聯手救援與細心照護後,近日順利康復並重返高屏溪畔原棲地,再度展翅於高雄夜空,為本市野生動物保育工作寫下溫暖的一頁。
↑圖說:救傷的草鴞有幼鳥時期繫放過的腳環。(圖片來源:高雄市農業局提供)
這隻草鴞於今年2月間被當地農民巡視農田時發現,當時牠受困於防鳥網上動彈不得,農業局接獲通報後迅速前往救援,並將其送至壽山動物園進行初步評估與治療,隨後轉交屏東科技大學進行後續醫療與觀察。在團隊耐心照護下,草鴞恢復良好,經多次飛行訓練確認具備獨立生存能力後,野放作業順利完成,並透過電子追蹤系統確認其適應良好,無安全疑慮。
↑圖說:草鴞送抵野放地點後,安靜等待10至15分鐘後進行野放。(圖片來源:高雄市農業局提供)
草鴞是台灣唯一棲息於平原草地、非森林地帶的貓頭鷹,屬夜行性猛禽,也是國內列為瀕臨絕種的保育類動物,目前全台數量估計不足500隻。由於其面部圓潤、酷似蘋果,因此又被暱稱為「蘋果鳥」。草鴞面臨的主要生存威脅包括棲地破壞、毒鼠藥污染以及不當設置的防鳥網。農業局提醒農民,為保護農作與兼顧生態,應選擇網目適當且結構堅固的防鳥網,並定期巡視,避免造成野生動物傷亡,一旦發現動物受困,應立即通報救援。
參與救援行動的屏科大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助理教授洪孝宇指出,草鴞對農業生態具有重要角色,能有效控制田間鼠類數量,是天然的「農夫好幫手」。這次救援的草鴞曾在幼鳥期繫上腳環,再次被救援也反映出牠們在野外生存仍面臨諸多挑戰。洪孝宇呼籲,社會各界應持續重視野生動物的保護工作。
↑圖說:恢復健康的草鴞順利放飛重返大自然。(圖片來源:高雄市農業局提供)
高雄市農業局局長姚志旺表示,截至今年,高市已累計受理39件保育類動物救援案件,救援物種包括黑面琵鷺、草鴞、鳳頭蒼鷹及游隼等。他呼籲市民若遇受傷或迷途野生動物,切勿自行處理,應立即通報1999專線,由專業人員介入救援,共同為野生動物打造更友善的棲息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