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農業局發起「公民科學」計畫 邀市民共繪壽山獼猴地圖
2025/07/09 11:23:10文/記者 賴君欣
為因應壽山地區臺灣獼猴與人類活動日益頻繁交錯的現象,高雄市政府農業局啟動「公民科學」計畫,建構「台灣獼猴資料分享平台」,邀請市民共同參與調查與回報獼猴出沒地點、時間與數量,攜手建立獼猴活動地圖,作為未來減少人猴衝突的政策依據。
農業局強調,臺灣獼猴為本土特有種,也是野生保育動物,卻因誤餵食或不當接觸頻傳,引發人猴間緊張。此次以科學數據為基礎,導入民眾參與機制,除實際提升社區防範能力,也強化居民對獼猴習性與生態意識的認識。
↑圖說:農業局特別與台灣獼猴共存推廣協會合作,以寓教於樂的方式推動野生動物保育觀念。(圖片來源:高雄市農業局提供)
為深化行動理念,農業局並與「台灣獼猴共存推廣協會」合作,推出三場免費「猴來猴趣-獼猴科普講座」,由專業講師分享臺灣獼猴的生態特性、飲食習性與群居行為,並教導民眾遇猴應對原則,協會也設計防猴提示小卡,協助居民在猴群闖入時冷靜應變,減少衝突風險。
講座將安排民眾實際操作「資料分享平台」,學習如何進行觀察記錄,進一步參與獼猴行為調查。活動地點設於鄰近壽山的社區圖書館,方便民眾參與:首場於7月12日上午在南鼓山圖書館登場,次場為7月20日下午在左營圖書館,最終場則訂於7月26日上午在鼓山圖書館舉行。報名可透過「台灣獼猴共存推廣協會」臉書專頁進行。
農業局長姚志旺表示,透過建立屬於在地的「獼猴活動地圖」與正確的知識普及,可強化社區對野生動物的理解與應對能力,也讓高雄邁向更友善與安全的生態城市。他誠摯邀請市民共同投入資料平台使用,實踐尊重自然、與野共生的生活智慧。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