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膠袋循環再使用 中山大學推「循循善用」校園減塑計畫

分享:

塑膠袋循環再使用 中山大學推「循循善用」校園減塑計畫

2025/04/11 15:43:53文/記者 韓文明
塑膠袋循環再使用 中山大學推「循循善用」校園減塑計畫

隨著環保意識抬頭,塑膠減量成為全球關注議題,為響應環境永續,中山大學推動「循循善用計畫」,於校內設置7處袋類回收循環箱,鼓勵師生回收閒置塑膠袋或紙袋,並提供自由取用,落實循環永續,未來也將結合校園與鄰近社區生活圈,推廣袋類再使用的循環機制。

據統計,臺灣每人每年平均使用782個塑膠袋,一年產生1億7986萬個塑膠袋,人均使用量為歐盟國家的3.9倍,其中超過六成來自傳統市場、夜市及早餐店。為應對此問題,2024年全國47處市場開始推動減塑,各縣市在指定市場辦理「買菜自己袋」、「袋袋相傳」等活動。

中山大學校園內雖已明定禁用塑膠袋,但師生在外部採買或使用外送平臺服務時,仍無法避免拿取一次性袋子,校責中心攜手環境保護暨安全衛生中心、學生事務處共同推動「循循善用計畫」,透過循環機制延長這些購物袋的使用壽命。

中山大學首先透過在校園餐廳與宿舍區域設置袋類回收循環箱,鼓勵師生將閒置的乾淨空袋如塑膠袋、紙袋等捐出,經過團隊整理與清潔後,再放入循環箱,讓有需求者自由取用。此舉不僅減少垃圾產生,也讓資源得以循環再利用,落實校園的永續發展精神。圖說:計畫團隊回收空袋後進行分類及清消。(圖片來源:中山大學提供)

目前循環回收箱已在校內學生生活與住宿區域完成設置,方便師生隨時投放或取用。計畫團隊也會固定派員整理、清點與清理,促進資源再利用的同時,也能兼顧衛生安全的考量,並且了解中山師生對於袋類的使用狀況。

圖說:回收箱分為清潔後可拿取、回收投入。(圖片來源:中山大學提供)

該計畫不僅是在校內推動環保行動的第一步,更是未來進一步與社區連結的重要基礎,循循善用計畫團隊希望透過校園招募學生志工,穩定人員運作與循環機制,未來能將回收空袋帶進中山校園周邊的傳統市場,提供攤商與民眾使用,進一步擴大環保行動的影響力,讓資源真正達到永續循環,並實踐中山大學對社會的責任與貢獻。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