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評量習題出現「殺人溶屍」 惹議!家長:需要這麼重口味?

分享:

國小評量習題出現「殺人溶屍」 惹議!家長:需要這麼重口味?

2025/04/10 15:49:30文/品觀點綜合編輯

近日,一則關於國小習題內容的爭議在網路上引發熱烈討論。事件起因是一名女網友在社群平台上分享了南一出版社的國小六年級國語評量題目,其中一題改錯字的內容描述了一名通緝犯殺人並溶解屍體的過程,引發了社會各界對於教材適切性的討論。

該題目的具體內容描述了一名通緝犯在公司聚餐後殺害親友,並利用化學藥劑溶解被害人屍體,最後將剩餘骸骨丟棄在廢棄工廠。由於行徑殘忍,檢察官對其求處重刑。這樣的描述被認為過於血腥和詳細,不適合作為國小學生的習題內容。

發文的網友表示,她看到這樣的內容感到十分震驚,認為國小習題不應該出現這類文章。她指出現實生活中已經有許多暴力事件,應該為孩子保留一個純淨的空間。同時,她也質疑出版社在校稿過程中為何會讓這樣的內容通過審核。

這則貼文一經發布,立即在網路上引起廣泛討論,形成了兩派截然不同的意見。一派認為這樣的內容確實不適合國小學生,他們認為題目過於血腥,描述太過詳細,可能會對兒童的心理產生負面影響。有網友表示:「國小需要口味這麼重的舉例嗎?」還有人建議可以用更正面的方式來設計題目。

然而,另一派則持不同看法。他們認為現代的六年級學生已經接觸過許多類似的資訊,不需要過度保護。有網友指出:「小六還好吧,柯南跟恐怖片都不知道看了多少」,暗示現今兒童已經有能力接受這類資訊。也有人認為這樣的內容可以起到警示作用,讓學生認識到犯罪的嚴重後果。

面對這場爭議,原發文者也作出了回應。她表示理解現今的六年級學生已經不像幼童那樣需要全面保護,也承認在網路發達的時代,許多資訊學生們早已接觸。但她仍然認為,如此詳細的犯罪過程描述,似乎不太適合放在國小六年級的國語教材中。

這起事件引發了人們對於教育內容的深思。在資訊快速流通的現代社會,如何在保護兒童與讓他們了解現實之間取得平衡,成為了一個值得探討的話題。同時,這也凸顯了教材編撰和審核過程的重要性,提醒相關單位在製作教材時需要更加謹慎,以確保內容的適切性。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