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對等關稅如何解?賴政府別再拿口號治國

分享:

川普對等關稅如何解?賴政府別再拿口號治國

2025/04/09 13:13:57文/觀點主筆室

美國總統川普對各國廣徵關稅,連只有企鵝的南極無人島都被納入,除了造成全球性股災,也被認為是川普的再次瘋狂,但依照川普的想法若能迫使各國簽下這「不平等條約」,跨國企業不是到美國設廠,就是交20%以上的關稅。如果像台積電設廠不但能將半導體生意帶回美國,還能擴大就業人口,如果交保護費,美國每年可收到數千億美金關稅,對於1兆美金的國債利息的財政支出壓力減輕不少,此方案不但重新建立對美國有利的全球貿易秩序,還能實踐川普最愛的口號「讓美國再次偉大」。

看起來對美國是百利而無一害的政策,但其他各國難道是省油的燈,犧牲本國利益救美國,各國不僅幫美國還國債,門面擔當的產業也會空洞化,以前受關稅保護的農、工產業,對美國打開大門後將難以競爭,重挫內、外銷後經濟垮了,接踵而來的是失業問題,誰想當歷史罪人?因此各國領袖紛紛表態拒簽,並紛紛去電談判。

但對企業來說,這場川普關稅地震來的又快又猛,已有台灣出口商接到客戶通知,要求目前還在海上運送的貨物,必須負擔32%關稅,否則不提貨,但許多電子代工利潤就是「毛三到四」,一旦負擔32%關稅,等於近三成的負毛利,誰會做這種自砍見骨的生意?最後商品全積壓在美國港口。

目前看來各國的最佳策略,就是拖到美國自己受不了,讓川普改變心意或降低要價。外界認為對等關稅是要阻絕中國商品洗產地,讓中國製造無論從越南、柬埔寨出貨,都進不了美國。但川普也對Levis牛仔褲的產地賴索托徵50%的關稅,對哈根達斯香草冰淇淋的產地馬達加斯加徵收47%的關稅。最後導致美國牛仔褲和冰淇淋很快就會缺貨。

川普看似對貿易逆差國宣戰,其實是對整個市場宣戰,接下來將看到美國各種民生用品的缺貨潮,不只價格飆漲,甚至無貨可賣。除了民生用品,美國大量進口的還有資本財、中間產品與工業原料。全球化影響下,供應鏈變得細瑣且複雜,像是台灣出口的工具機為美國製造業所必須,而美國汽車公司許多零組件則是從中國進口,若暫停出貨或斷供,美國企業也只能暫停生產,產業鏈一旦斷裂,將嚴重影響民生經濟和就業人口。

面對川普的蠻橫,台灣無法迴避,也無力像中國大陸一樣以戰止戰,只能運用談判技巧維護台灣更大利益。至於賴清德總統提出5項策略,包括談判爭取改善對等關稅、產業支持計畫、中長期經濟發展計畫、台灣加美國的新布局、與開啟產業傾聽之旅;看起來就是一如既往的空洞,完全看不到實際有效的應對方案。

至於美國進口零關稅產品,目前談到的汽車和保健食品,從民眾與消費者的立場與觀點來看,當然是熱烈歡迎,但是對整體產業與經濟的影響,賴政府有事先做全盤評估與了解嗎?若只是為了急就章,顯示政府有做事,民眾好安心的表演,拿一句口號「從零關稅談起」,只讓外界覺得信口開河罷了。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