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開發再生水與海淡水 穩定供給產業用水

分享:

高雄開發再生水與海淡水 穩定供給產業用水

2025/04/08 16:50:53文/記者 賴君欣
高雄開發再生水與海淡水 穩定供給產業用水

高雄市政府積極推動水資源多元化,透過開發再生水與海水淡化計畫,為產業發展提供穩定且充足的用水來源。市府自來水再利用計畫以污水處理廠的放流水為基礎,經回收處理後供應工業使用,成為兼顧環保與經濟的新興水源。對產業而言,再生水能穩定供應且具高品質,有助於企業營運;對市府而言,產業用水與民生用水分流,更提升了企業設廠的吸引力;對再生水業者而言,政府投入建設與營運成本,創造出利潤機會並帶動整體再生水產業鏈發展。

↑圖說:南高雄的鳳山水資源中心,為全國首座再生水廠。(圖片來源:高雄市水利局提供)

目前,南高雄已完成鳳山與臨海兩座再生水廠的建置,分別為全台第一與第二座再生水廠,每日可提供8.3萬噸水量,專供臨海工業區所需,成為產業穩定用水的重要後盾。

針對北高雄產業發展需求,市府也已提前布局橋頭與楠梓兩座再生水廠。其中,橋頭再生水廠在111年10月簽約,總投資約45億元,目前工程進度已突破八成,預計115年1月開始供水,每日可提供3萬噸水量,並於隔年提升至3.5萬噸;楠梓再生水廠則於112年12月完成簽約,總經費約82億元,已於今年4月正式動工,預計將於117年開始供應2萬噸,至118年達3.5萬噸,並在119年擴增至每日7萬噸。

↑圖說:橋頭再生水廠預計於115年1月開始供水每日3萬噸,隔年(116年)再增供至每日3.5萬噸。(圖片來源:高雄市水利局提供)

除再生水外,經濟部水利署也正進行高雄海水淡化設施的可行性規劃,計畫於興達電廠旁設置每日可產出20萬噸淡水的海淡廠,預計115年完成規劃、116年至121年間進行施工。市府也將隨著白埔等產業園區的用水需求變化,持續滾動式檢討供水期程與產量,確保產業發展不受限於水資源問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