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戰高手經濟戰不及格 零關稅的代價政府想清楚了嗎
2025/04/08 16:17:30文/觀點主筆室
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地圖砲,沒有因為越南秒喊零關稅而火力稍減,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表示:「越南讓利毫無意義」。同樣喊出「台北從零關稅開始談」的賴政府,對外能否排上談判名單尚未可知,在台灣內部的隱憂,已逐一浮現。
錯估美國對台關稅報復,賴政府緊急端出「不採取關稅報復」、「從零關稅開始談」、「擴大對美採購」、「擴大對美投資」等策略。與越南、柬埔寨等國家一樣,就是舉雙手投降。只是越南已經與川普政府談上話,結果同樣令人驚愕,就算給美國零關稅,依然不是川普想要的。台灣呢?負責對美談判的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說,跟誰談、何時談不是我們可以決定的。但我們要端出去的談判內容,政府又有多少準備?
台灣不但晶圓製造傲視全球,ICT(資通訊)產業也佔有一席之地。川普從競選時就嚷著要美國再度偉大,要掌握晶圓製造,要讓製造業重回美國。台灣政府應該不會沒有尋思過對策,但如果曾經有過沙盤推演卻讓台積電無條件就到美國大投資,也真是令人難以置信。台積電赴美投資,台灣矽盾去了大半江山,據說接下來台積電還要投資英特爾,這恐怕才是美國再度偉大的晶片產業目標。
賴政府不知是太有自信還是秉持船到橋頭自然直,在川普2號祭出關稅之前,未見政府與產業積極會商,直到解放日後,驚魂甫定,總統賴清德及行政院長卓榮泰,才在4號5號兩天邀請ICT企業代表與傳產等中小微型企業進行座談。根據了解,與會人士多建議政府不急著掀牌,而是先提出產業安心方案,謀定而後動。但賴總統卻在6號發表電視談話表示,對美「不採取關稅報復」、「台北從零關稅開始談」、「擴大對美採購」、「擴大對美投資」等策略。
各方擔心政府真的作好功課了嗎?真的了解提出的策略,所代表的意涵及影響嗎?台灣中小企業家數佔全體企業九成八、就業人數佔全國就業人數約八成,銷售金額佔整體五成以上。這些奠定台灣經濟基礎,餵養無數家庭的基層實業,資本額恐怕多不到新台幣1億元,員工人數與數以萬計的大企業不同,何來擴大投資美國的條件?
真要「從零關稅談起」,台灣的汽車等產業、農業、畜牧業等,真的可以承受零關稅的衝擊?政府此一交換,是經過研究的結果?台灣哪些產業可以犧牲、哪些必須保護?又該如何幫助產業度過難關?就以汽車產業來說,不是只有裕隆,日商來台設廠被當笨蛋?農牧業一旦受到開放美國產品零關稅衝擊,稻米等恐怕就像鹽與糖的生產一樣,消失在台灣這塊土地上。台灣土地真的就可以都拿來種電了,但糧食完全依賴進口,國家安全呢?
高雄岡山螺絲、螺帽扣件形成產業聚落,素有「螺絲窟」之稱,已經有業者反映,下游廠商接獲美國客戶通知要求吸收額外關稅,否則將另找供應商。業者表示螺帽及螺絲原本就「薄利多銷」,如果吸收關稅,銷美完全沒有利潤。南部養殖漁業也表示大家都在觀望,不敢訂魚苗。有業者說美國訂單已經暫停,貿易商冷凍堆滿庫,希望政府鼓勵國內消費者多採購。
業者期望政府與美國談判出好結果,但業者知道政府拿出去交換的條件是甚麼嗎?沒有額外的關稅,但如果多了很多更便宜的對手,業者還能生存嗎?應該說,政府知道台灣將付出甚麼樣的代價嗎?業者與會時建議先提安心方案且謀定而後動,政府卻急著輸誠。與魔鬼交換的後果以及對內因應方案,請做足功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