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動身體、對話大地——2025春天藝術節環境舞蹈系列即將登場
2025/03/12 12:40:24文/記者 賴君欣
2025年春天藝術節的環境舞蹈系列擴展演出範圍,首次將足跡延伸至大高雄全區,從大樹區的臺灣鳳梨工場與保興宮,到鼓山區的舊打狗驛月台,再到林園區的原頂林仔邊警察官吏派出所及六龜區的洪稛源與池田屋,共五支精采舞作,由高雄在地優秀舞蹈團隊帶來10場震撼演出。從3月22日至4月6日,邀請觀眾跟隨舞蹈的步伐,來一場與大地對話的藝術輕旅行,發掘高雄的不同風貌。
↑圖說:希舞集聚--以舞蹈演繹日治時期鳳梨罐頭產業的黃金年代,以及這片土地一世紀的歲月光輝。(圖片來源:高雄市文化局提供)
環境舞蹈系列是春天藝術節扶植在地表演藝術團隊的創作徵選計畫之一,舞蹈團隊結合文化地標,運用肢體語彙與空間對話,為城市文化場域注入嶄新表演元素。今年,系列節目自市中心向外輻射,拓展至高雄東西南北區,讓藝術能量遍布城市角落。
↑圖說:秋杉所在--《在最接近天空的地方,做一個人》當代舞者之於「高處」是對於職涯有所選擇。(圖片來源:高雄市文化局提供)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局長王文翠表示:「環境舞蹈創作以非典型劇場形式呈現,拉近與觀眾的距離,使藝術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多年來,該系列已累積23檔共40場演出。」她也感謝所有藝術創作者將土地、人文與舞蹈融合,透過環境舞蹈與地方對話,未來期待更多創作者來高雄發掘靈感。
↑圖說:嵬舞劇場舞蹈團《驛旅•打狗》-選擇在台灣南部鐵道發源地---舊打狗驛。(圖片來源:高雄市文化局提供)
3月22、23日,由「秋杉所在」率先登場,於大樹保興宮演出《在最接近天空的地方,做一個人》。這是環境舞蹈首次於民間信仰中心演繹舞蹈,結合琉璃瓦工匠技藝與當代舞蹈,透過身體語言展現匠師生命故事,喚起觀眾對勞動者價值的思考。
3月29、30日,連續三年入選的「希舞集聚舞蹈劇場」將在臺灣鳳梨工場帶來《封存の黃金年代》,透過編曲家、歌手與電台主持人的跨界演出,以音樂與舞蹈再現鳳梨產業的黃金歲月,並向這座百年建築致敬。
同樣於3月29、30日,「嵬舞劇場舞蹈團」首度入選,將於哈瑪星鐵道園區演出《驛旅•打狗》。舊打狗驛為台灣南部鐵道的起點,舞作結合現代舞與跑酷,讓舞者在行駛的火車上翻騰,帶領觀眾沉浸於濱線觀光列車的懷舊氛圍,回顧高雄隨著鐵路發展的歷史軌跡。
↑圖說:藟艸合作社《南無警察大菩薩 》創作靈感來自於一張日治時期的海報。(圖片來源:高雄市文化局提供)
4月4、5日,連續六年獲選的「索拉舞蹈空間舞團」首度進入六龜,在洪稇源商號帶來《來去六龜-易換歸心》。該作以「交換」為主題,邀請高雄女中與六龜高中學生共同參與,透過舞蹈與音樂的交流,探索歷史建築的文化意義,呈現生命經驗的多樣性。
4月5、6日,林園區原頂林仔邊警察官吏派出所將迎來「藟艸合作社」的《南無警察大菩薩》。該作靈感源自日治時期警察形象的歷史海報,透過當代舞蹈回應過去的權威體制,在歷史建築空間中激發對自由與權力的深刻思考。
2025年春天藝術節環境舞蹈系列的5檔作品、10場演出皆為免費,觀眾可從歷史建築的角度欣賞當代舞蹈,或透過舞蹈回望歷史建築,在文化場域中感受舞蹈創作的魅力。更多節目資訊請至高雄春天藝術節官方網站(https://ksaf.khcc.go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