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柯建銘號召大罷免 曾與府院溝通!朱立倫轟「前面都是演的」
大罷免延燒,立法院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驚爆大罷免前,已與賴清德總統與行政院長卓榮泰溝通過,暗示接下來賴清德會出來號召大罷免。對此,國民黨主席朱立倫17日表示,賴清德本意就是一定要透過大罷免成為多數,前面都是演的,柯建銘只是把事實說出來,如果不是,請賴用行動否定柯建銘。
2025/02/17
總預算案爭議不斷 溝通缺失還是刻意操作
114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審查終於落幕,但政治後座力恐怕才正要開始。今年總預算案除了刪減額度史上最高,通過的金額也是歷年之最,足證朝野互嗆砍掉太兇、編得太超過,都是事實。今年度總預算歲出規模原本達3兆多元,比去年足足增加近10%,一年來有誰的薪水調漲10%?在野黨審核確實不手軟,但對於國家資源,若非一丘之貉,理應嚴格把關。相對地,執政黨不是不溝通,就是協商過了還抹黑,甚至扭曲事實無中生有,藉由預算審核將社會仇恨值推向高峰。
2025/01/23
總預算審查朝野角力 犧牲溝通協商加劇社會對立
立法院會處理中央政府總預算案今天終將落幕。過去八年民進黨一黨獨大,自家人審自家人,相對地彷彿只是走個過場,114年度總預算案,在朝小野大且原本就怒目對峙的情況下,做出最糟糕的示範。立法院為人民把關政府預算是權力也是責任,在野黨監督制衡執政黨亦是天經地義,過程自然不可能平和客氣。但尚未定案,執政黨一有委屈即訴諸社會,內容虛實都有、情理真假難辨,不信者恆不信,真中帶假的行徑,也嚇跑不少中間選民。紛紛擾擾中已令民眾對政府的信心再度打上問號。
2025/01/21
從劉靜怡8票之怒 看民進黨執政危機
立法院完封七名大法官人事案,由於名單本就亟具爭議性,結果並不令人意外。惟被提名人劉靜怡竟遭藍綠夾殺,意外成了焦點。連自家人都不埋單,形同對總統投下不信任票。茶壺內的風暴,恐怕正要開始。
2024/12/25
孫安佐失序事件,專家解:父母與孩子的矛盾
近日,藝人孫鵬與狄鶯的獨子孫安佐在泰國吸毒、裸體闖民宅,並被關進精神病院的事件,之後孫安佐接受媒體訪問,表達對父母讓他喝符水的不滿,再加碼開直播,自嘲自己是否需要看精神病,並以RAP形式提及自己最討厭「抓耙子」,稱週末被父母毀了。一連串的失序行為,叫人很驚訝,究竟這孩子怎麼了?專家表示,最大根源在於父母的管教與相處。
2024/06/03
中央地方不同調!李西河接掌北市警察局長 知情人還原過程
原台北市警察局長張榮興榮陞警政署長,傳出內政部給北市府2個名單補缺,一個是警專校長方仰寧,另一人是警政署副署長李西河,台北市長蔣萬安圈選方,但內政部最終決定由李西河接任。外傳蔣萬安大為不滿,北市府表示,不是對李西河副署長有任何意見,雖說警政一條鞭,但仍希望與中央決策者之間能有彼此尊重的溝通過程。
2024/05/31
陳時中任政委引反彈,藍委憂心溝通能力差
隨著準總統賴清德陸續公布新內閣成員,原衛生福利部長陳時中傳出,將擔任行政院政務委員,消息一出引發政治圈及社會各界的議論。國民黨及民眾黨委員們,異口同聲指出,指其政治任命具爭議性,並質疑其溝通能力,甚至認為會成為地下衛福部長。國民黨立委廖偉翔質疑,未來醫事政策到底是準衛福部長邱泰源主導,還是要聽陳時中的?「民進黨是沒人了嗎?」
2024/04/23
學生家庭功能不彰致3成老師不快樂 年輕人不願執教鞭
今天是教師節,隨著師道漸微,教師地位今非昔比,教育團體27日針對台灣中小學教師快樂程度調查進行發表會,「學生家庭不彰」、「教育政策不完善」等原因導致3成老師們不快樂,希望政府能針對現況做出改革,減輕老師們的教學壓力。對此,教育部表示,持續透過行政減量等措施,營造更友善的教學工作環境,並與教師站在一起,當教師的後盾。
2023/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