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免費講座】從鄰居裝監視器到社會爭議 最親民的日常憲法課 3/28晚間登場
食衣住行、柴米油鹽,其實都與憲法脫離不了關係,能與心愛的人結婚,不再為飆漲的房價望屋興嘆,為工作上過度地壓榨出聲,或為不合理的對待爭取權益,確保吃下去的是安全、安心的食物,不成為網路世代中個資外洩的受害者……。
2025/03/10
大罷免戰火燒進憲法法庭!民進黨聲請釋憲,批選罷法侵犯基本權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修正條文於今(20)日正式生效,然而,民進黨團認為該法違憲,上午11時30分由黨團總召柯建銘、幹事長吳思瑤、書記長陳培瑜,攜帶委任律師團赴憲法法庭聲請釋憲,痛批新法「剝奪人民基本權利」。
2025/02/20
賴清德的院際會議 和解契機還是政治操作?
賴清德總統召集五院院長會商國政,不但是賴總統上任首例,回顧以往也不多見。此一動用憲法賦予的權力,是否真能凝聚共識,突破朝野僵局,各界存有不少疑慮。因為其發動之匆促與時機,以及會前並無框定實質內容,會議能達到甚麼效果,還是只是一場和解秀,備受關注。
2025/02/10
憲訴法覆議遭否決 卓榮泰:研議後續救濟 吳宗憲批濫用少數理論
憲法訴訟法覆議案遭立法院否決後,行政院政務委員林明昕提出「預防性權利救濟」構想,引發朝野激烈論戰。國民黨立委吳宗憲今(14)日嚴厲批評此舉為「極端且少見」的法律操作,呼籲政府以民意為重。
2025/01/14
正義女神蒙眼不垂淚 請讓台灣司法走出威權遺毒
象徵司法的正義女神,「一手持天平、一手握寶劍,蒙上雙眼」,代表維護社會公平與正義,一視同仁的獨立超然精神。但近期台灣兩件備受矚目的司法事件,大法官提名投票與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案,在在考驗民眾對台灣司法獨立的信心。正義女神如果不能無視黨派色彩,如果忘了天平,手中的寶劍恐將淪為當權者鋪墊政治坦途,剷除阻礙的權力工具。
2024/12/30
「暐瀚觀點」台灣就是中華民國
資深媒體人黃暐瀚今(26)日在品觀點網路節目中,針對立委翁曉玲與秘書長潘孟安在立法院發生關於國號的激烈爭議,提出深度分析,強調在維護憲法精神同時,也要務實面對國際現實。
2024/12/26
死刑釋憲20日下午3時宣判 法界預測「合憲但限縮適用」恐製造對立
以「最老死囚」王信福為首的37名死囚共同聲請「廢死釋憲案」,憲法法庭20日下午宣布釋憲結果,本案引起高度矚目。對於判決結果,法界人士預估,應以「合憲但限縮適用」的可能性最高,如此讓死刑制度「名存實亡」,由於國內民意超過8成反對廢死,判決勢必引爆嚴重社會對立。
2024/09/20
台灣死刑存廢爭議:民意與憲法解釋的激烈對峙
台灣民意基金會最新的調查顯示,有超過8成的民眾反對廢除死刑。這一數據不僅反映了台灣社會對於嚴刑峻罰的支持態度,也顯示了大眾對於憲法法庭可能做出死刑違憲判決的擔憂。在犯罪案件中經常可見死刑支持者用「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的方式來表達對重大犯罪的憤怒和對受害者的同情。
2024/05/27
台灣死刑存廢爭議升溫:社會共識與憲法辯論的交錯
台灣於近日的憲法法庭辯論,針對死刑是否違反《中華民國憲法》中的生命權,以及是否滿足憲法比例原則進行了深入探討。從台北市長蔣萬安持保守態度,不贊成草率廢除死刑,到時代力量黨主席王婉諭對於「法庭之友」制度遭攻擊的反擊,再到新北市長侯友宜堅決反對廢死的立場,不難看出此議題深深分化台灣社會。
2024/04/23
憲法法庭23日辯論死刑存廢 朱立倫痛批「這是民進黨的陰謀」
憲法法庭23日開庭辯論死刑存廢,不過長期以來,台灣約8成民意支持保留死刑。大法官言辯結束後,將在幾個月內公布結果,若最終大法官宣告死刑違憲,將透過修法,台灣成為廢除死刑的國家。法學學者認為,台灣在刑罰沒有終身監禁、累計刑度等配套,人民期待死刑作為法律最終防線。
2024/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