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川普狂退群 全球政經格局洗牌 台灣如履薄冰
美國總統川普再次登上政治舞台,以一系列雷霆手段引發全球震動。他的行政命令,從退出世界衛生組織(WHO)到重新挑戰《巴黎氣候協定》,以及暫停對外援助計畫,無不顯示出其強烈的「美國優先」主張。川普強勢回歸,雖然歷經兩個多月的預告期,狂言第一天就要簽署行政命令簽到手斷為止,隨著川普重新定義美國在世界的角色,各國無不瑟瑟發抖,台灣不能沒有因應。
2025/01/22
高鐵南延路線隨著藍綠執政轉彎 政治凌駕專業難遮掩
高鐵南延案決策翻盤,赤裸裸揭示了台灣重大建設決策的政黨操作與罔顧專業的問題。回顧過去五年,民進黨政府在高鐵南延屏東,始自2019年由時任交通部長林佳龍提出「西部高鐵、東部快鐵」高鐵南延屏東計畫,2023年前行政院長蘇貞昌拍板不經高雄市區的「左營案」。2024年底,現任行政院長卓榮泰推翻左營案改成「高雄案」。五年前與五年後最大的不同在於高雄市長從韓國瑜變成陳其邁。把經濟建設當扶植黨派的禁臠,浪費數億公帑之外,也嚴重傷害人民對政府的信任,高雄市民乃至全台民眾被延宕消失的那五年,誰能還?
2025/01/07
美前財長警告 若川普兌現承諾 將引發更大的通膨危機
美國前財政部長薩默斯(Larry Summers)美東時間13 日表示,若準總統川普真的兌現承諾,美國將再次面臨嚴重的通膨危機。紐約市主計長蘭德(Brad Lander)也發表評估報告,評估川普重新執政後,根據競選政策,通膨將大幅惡化,福利體系可能受到影響,估計會有60萬紐約人,在川普上台後可能面臨被驅逐的風險。
2024/11/14
政院提8項創新對策促調升薪資 研議薪資揭露門檻升至5萬
為搶救低薪,行政院長卓榮泰30日主持經濟發展委員會會議,提出8大創新對策,從公部門、薪資透明化、中小企業賦能3面向下手,其中包含政府約聘僱月薪應高於最低工資1.1倍、研議修法將薪資揭露門檻,提升至5萬元,未來申請上市櫃須符合薪資門檻規定。
2024/10/31
顧立雄:中共封鎖台海就是戰爭 影響經濟 國際不會坐視
總統賴清德雙十演說後,中共對台進行聯合利劍-2024B軍演,國防部長顧立雄昨日在立法院指出,中共「圍台封控」,屬灰色地帶的操演性質,如果發動符合國際法上的封鎖,就屬於戰爭行為,國軍將進入應急作戰階段。並稱全球1/5運輸量將受影響,國際社會不會坐視。但外界質疑,若共軍僅有限封鎖高雄港或台北港,國際可能不管,顧立雄今(24)日重申,誰會進入被宣告為封鎖、劃設禁航區的地方,不管禁航區劃設在哪裡,那已經變成戰爭行為。
2024/10/24
電價、物價漲民眾荷包縮水 藍委籲檢討能源政策
立法院預算中心「114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整體評估報告」近期出爐,內容顯示,我國經濟成長率自2018年至2022年成長高達22.63%。可是受到電價調漲、物價高漲的衝擊,民眾實質薪資仍下降,荷包依舊縮水,GDP表現的亮眼,並未實際反映現況,更應證「萬物皆漲,唯獨薪水不漲」。
2024/10/02
蔡正元解析中美GDP數據 揭示經濟結構差異
前立法委員蔡正元近日在臉書發文,對比分析2022-2023年美國和中國的GDP數據,揭示了兩國經濟結構的顯著差異,並對一些常見誤解提出了修正。
2024/09/30
國債創新高,立委李彥秀批:蔡英文送給國人的畢業禮
蔡英文總統即將卸任,想不到她送給國人的畢業禮,居然是創新高的國債。根據財政部公布最新國債鐘數據,顯示平均每人負債達到27.4萬元,創歷史新高,國民黨立委李彥秀怒批,國債鐘負債創紀錄,財政改善成神話,這是蔡英文送給台灣人民的畢業禮物。
2024/05/17
通膨、能源、供應鏈危機四伏 國際經濟風暴即將來臨?
在過去的幾個月裡,世界各地的經濟形勢變得愈加嚴峻。數據顯示,因應疫情後的復甦路徑並非如預期般平穩,加上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的衝突以及中東地區的緊張局勢,國際市場對未來的擔憂日增。
2024/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