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鮮遭爆「文蛤退餐後又放回迴轉檯」業者否認:並無重新上架

分享:

爭鮮遭爆「文蛤退餐後又放回迴轉檯」業者否認:並無重新上架

2025/11/07 14:42:30文/品觀點綜合編輯

一起發生在爭鮮迴轉壽司的食安爭議事件,近日在社群媒體引發廣泛討論。11月6日,一名女性顧客在台南仁德家樂福店內的爭鮮迴轉壽司用餐時,點選了店家新推出的「塩味文蛤」,售價為一盤3顆40元。當她準備享用時,意外發現其中一顆蛤蜊肉內出現橘色異物。

根據該名消費者在Threads社群平台的描述,她當時使用筷子將蛤蜊裡的橘色物體撥出,確認是一隻小螃蟹後,立即將這盤餐點交給店員處理,明確表示發現螃蟹並要求退掉該餐點。店員接過餐盤後,將其送往廚房處理。然而,約5分鐘後,這名顧客驚訝地發現,同一盤帶有挖洞痕跡和橘色螃蟹的文蛤,竟然再度出現在迴轉台上。

這起事件在網路上迅速發酵,貼文下方湧入大量網友留言。多數民眾對於餐點被退回後又重新上架的情況表達強烈不滿。有網友指出:「你已經用你的筷子挖過了他還放回去繼續轉」,另有人表示:「好噁,噁的部分不是你或螃蟹,是店員怎麼會放回去轉啦」、「當下有發飆一下嗎!這個好令人生氣」。

部分具有相關知識的網友則針對螃蟹本身提供說明,指出這種橘色小螃蟹可能是豆蟹。豆蟹是一種小型螃蟹,主要寄生在牡蠣和其他雙殼綱生物體內。有網友表示:「那個叫豆蟹啦,會出現在生蠔或是貝殼類裡面,是可以吃的,而且超級貴喔!口感很像軟殼蟹,不過放回去真的有點離譜」。根據海洋生物學博士陳銘仁的說法,豆蟹出現在生蠔或貝類並非罕見現象,部分消費者甚至會將其食用,因為豆蟹本身無毒,只是口感可能較差。

面對消費者的質疑與網路輿論壓力,爭鮮迴轉壽司立即發布聲明回應此事。爭鮮表示,文蛤屬於天然野生海鮮,殼內偶爾出現寄生小螃蟹屬於自然現象。公司已再次要求供應商在出貨前加強檢視與篩選程序,同時提醒各門市強化食材檢查,以確保用餐品質。

針對最受爭議的「餐點重新上架」問題,爭鮮特別強調,經過詳細調查與確認,現場並無將回收餐盤重新上架的情況。公司聲明指出,他們始終以顧客的健康與安全為首要任務,進行嚴格的食安把關,致力提供消費者健康無虞的用餐環境,並呼籲消費者安心用餐。

這起事件凸顯了餐飲業在處理顧客投訴與食材品質管控上的重要性。雖然天然海鮮確實可能出現寄生生物的情況,但餐廳在處理退餐流程上的標準作業程序,以及與顧客溝通的透明度,都成為消費者關注的焦點。無論實際情況為何,此事件已對爭鮮品牌形象造成一定影響,也提醒餐飲業者在食品安全管理與顧客服務上需要更加謹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