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藍鴿告別近視! 大學眼科:新型植入式隱形眼鏡詢問度飆升20倍
2025/11/06 10:11:08文/由NOW健康授權轉載
【NOW健康 林志遠/台北報導】台灣近視人口不斷攀升,視力矯正已邁入「第四次視力革命」。大學眼科今年引進全新一代EVO ICL「微中央孔後房型」植入式隱形眼鏡後,門診詢問度已飆升20倍,成為2025年最受矚目的視力矯正技術之一。這股風潮甚至吸引知名醫師兼YouTuber「蒼藍鴿」於10月親身體驗,術後視力恢復至1.2並表示極高滿意度,使EVO ICL成為醫界的熱門話題。
全球市場看漲 EVO ICL成長動能強勁
根據Future Market Insights(FMI)報告指出,全球EVO ICL植入式隱形眼鏡市場於2025年估值約4億美元,預計2035年將達13億美元,預估將成長225%。
大學眼科觀察,今年中引進EVO ICL後,民眾詢問度節節攀升,顯示「可逆、安全又個人化」的視力矯正新選擇,正引發一波升級潮。

▲蒼藍鴿表示,EVO ICL最大的優勢,就是即使不滿意也能取出,且在夜間視力表現上也能維持穩定,讓他更感覺安心。(圖/大學眼科提供)
蒼藍鴿親身見證 從猶豫到放心的關鍵抉擇
身為兒科醫師與自媒體創作者的蒼藍鴿,原本雙眼近視約400度、散光約75度,雖非高度近視,但他坦言,過去生活中雖無重大不便,卻因口罩起霧、拍攝反光與妝髮不便等問題,始終對「摘掉眼鏡」懷抱想法。
蒼藍鴿表示,他早期考慮過雷射手術,但因夜間瞳孔偏大(約7mm),擔心術後出現眩光、夜間視力品質下降,因此遲遲未下決定。直到今年看到EVO ICL「新型」植入式隱形眼鏡在台灣引進的新聞後,發現其可逆、保留角膜結構的特性,終於打消顧慮、決定接受手術。他認為,EVO ICL最大的優勢,就是即使不滿意也能取出,且在夜間視力表現上也能維持穩定,讓他更感覺安心,並下定決心接受手術。
談及手術過程,蒼藍鴿笑稱,其實比想像中輕鬆!一眼手術約15分鐘就完成,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右眼鏡片植入後「立刻就能看見」的瞬間。術後12至24小時內,雙眼視力恢復至1.2,隔天便照常看診與工作。恢復期很短,術後照護也簡單,只要按時點藥、避免碰水即可。
如今,蒼藍鴿已完全擺脫眼鏡生活,拍片不再反光、戴口罩不再起霧,現在無論試戴太陽眼鏡還是智慧眼鏡,都能直接看清楚鏡面造型,「真的很方便!」

▲EVO ICL的問世象徵視力矯正科技邁入新階段。人類視力發展歷程依序是眼鏡、隱形眼鏡、雷射手術,如今邁入植入式隱形眼鏡時代,堪稱第四次視力革命。(圖/大學眼科提供)
EVO ICL新型植入式隱形眼鏡 掀起「第四次視力革命」
大學眼科榮譽總院長林丕容醫師指出,EVO ICL的問世象徵視力矯正科技邁入新階段。人類視力發展歷程依序是眼鏡、隱形眼鏡、雷射手術,如今邁入植入式隱形眼鏡時代,堪稱第四次視力革命。ICL術式於全球累計超過300萬例成功案例,並且EVO ICL新型植入式隱形眼鏡也通過美國FDA、歐盟、日本及台灣衛福部等多重認證,安全性與穩定度已獲廣泛驗證。
大學眼科院長陳威霖醫師分享,約15%至20%欲進行雷射矯正的患者,因角膜厚度不足或度數過高而被排除。如今EVO ICL提供新解方,適用於21至60歲、近視300度至2000度、散光100至400度族群,特別適合不符合雷射條件或想保留「可逆性」的民眾。
由於EVO ICL鏡片由生物相容性高的瑞士專利Collamer®材質製成,含高度親水性膠原蛋白成分,能與眼內組織長期自然共存,不改變角膜組織厚度與弧度,若未來有需要仍可取出,保留再次矯正的彈性。此外,長期配戴隱形眼鏡導致乾眼或過敏者,也能藉此減少刺激問題。
大學眼科院長葉威毅醫師補充說明,新型EVO ICL採用「後房型」設計,將晶體置於虹膜與天然水晶體之間,其關鍵的「微中央孔設計」可以幫助眼內房水流通,讓眼內保持良好的代謝循環,大大提升安全性。手術前需進行全方位檢查,包括角膜厚度、眼底健康、視網膜與黃斑部檢測等。若平時配戴隱形眼鏡,須停戴數天至數週,讓角膜恢復自然形態,以確保測量數據準確。
「專屬訂製」視覺體驗 視力矯正邁向客製化新時代
除了蒼藍鴿的親身體驗,大學眼科亦分享兩位素人案例,包括長年受困於高度近視且角膜厚度不足的年輕住院醫師,以及竹科科技新貴,他們在術後不僅恢復高清視力,更重新投入運動、潛水等生活樂趣。
EVO ICL不只是醫療技術升級,更是一種生活品質的提升,越來越多人開始重視「專屬訂製」的視覺體驗,這股趨勢正推動視力矯正邁向客製化新時代。大學眼科主任胡裕昇醫師也提醒,並非所有人都適合進行此項手術,仍須由專業醫師進行詳細檢查與評估,術後也需定期回診檢查,並維持良好用眼習慣,才能維持視覺品質。
# 首圖來源/大學眼科提供
◎原文,本文內容已獲 NOW健康 授權,未經同意禁止取用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