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假有譜!勞團籲「低溫假」也該納入

分享:

高溫假有譜!勞團籲「低溫假」也該納入

2025/11/04 13:50:31文/品觀點綜合編輯

立法院交通委員會3日審查《氣象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在全球暖化趨勢下,高溫事件頻繁發生,立委提案將「高溫」納入災害性天氣類別。根據現行規定,災害性天氣包含颱風、大雨、豪雨、雷電、冰雹、濃霧、龍捲風、強風、低溫、焚風、乾旱等可能造成生命財產損失的天氣型態,此次修法將新增「高溫」項目。

交通部常務次長林國顯透露,交通部草案預計11月底進行預告,預告期2個月後再報交通部審議。他表示,交通部朝贊成高溫假的方向推動,但強調高溫假的執行方式將不同於颱風假,不會全面停班停課一整天,而是依據不同地段、區域實施彈性措施,包括斟酌情況給予休息、通風、補水、出勤津貼等調適方式。

修法後,氣象署將把原本的「高溫資訊」改為「高溫特報」發布,並維持紅、橙、黃三色燈號警示系統,提供各單位明確的法源依據,用以評估是否需要在高溫天氣採取暫時休息或其他因應措施。立委期望透過制定明確標準,讓戶外工作的勞工有所依據,在明年夏季來臨時就能夠有效發揮警示作用。

行政院長卓榮泰4日在立法院施政總質詢前受訪時表示,勞動部目前已制定高溫作業的注意事項指引,目的在保障勞工安全,確保勞工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中從事各類生產活動。他進一步說明,關於高溫對人體的醫學影響、氣候適應等議題,仍需要更深入的討論。卓榮泰強調,勞工的安全與人權是整個討論過程的核心與中心工作。

勞動部也回應表示,面對極端氣候以及全球暖化趨勢,相關討論仍在持續進行中。部會希望以保護勞工為優先考量,在此前提下進行各方意見交換,同時也要兼顧勞雇雙方的關係平衡。

值得注意的是,台灣勞工陣線協會秘書長楊書瑋提出更進一步的建議,認為除了高溫帶來的熱危害外,寒流帶來的衝擊可能更加嚴重。他呼籲《氣象法》修法時應將「低溫假」一併列入討論範圍,進行全面性與通盤性的考量,以因應日益劇烈的氣候變化。

近年來,台灣天氣變化愈發劇烈,高溫假與低溫假的討論逐漸受到社會重視。立委希望透過這次修法,能夠針對氣象署對「高溫是幾度」、「高溫假的標準溫度」等定義,盡快訂出明確標準,讓戶外工作的勞工有明確依據可循。

林國顯次長表示,高溫納入氣象法是重要的第一步,但各方意見仍然很多,需要持續溝通協調。修法完成後,各部會將有明確的法源依據,各單位可據此進行相關評估和因應措施的制定。這項修法不僅關乎勞工權益,更是台灣因應極端氣候變遷的重要政策調整。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