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蘭克林投顧:高資產客戶資產配置的最後拼圖 另類投資與私募股權二級市場!
2025/11/04 00:02:00文/資深記者 李錦奇
響應金管會打造台灣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富蘭克林證券投顧進駐高雄資產管理專區,除取得多通路銷售未具證券投資信託基金性質之境外基金業務,10月31日也獲准辦理外部資產管理(EAM)業務,可就有價證券、未核准之境外基金(含對沖基金)、私募股權基金及未具證券投資信託基金性質境外基金,提供高資產客戶包含投資顧問、投資分析建議,並代為執行交易、或具運用決定權之投資顧問服務並得代為執行交易等服務。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強調,從客戶的角度出發,以國際視野與經驗提供高資產配置新解方: 從傳統股債到另類投資,打造真正完整的高資產投資組合,引入另類投資與私募股權二級市場投資經驗,完整高資產客戶資產配置的最後一塊拼圖。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指出,在全球金融市場持續震盪的環境下,資產配置的策略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考驗。例如2022年美國股債齊跌。另一方面,越來越多賺錢的私人企業選擇不上市,而是在私募市場籌資,投資者無法從交易所掛牌股票參與到這些投資機會。
這些因素使得另類投資在這幾年越來越受到重視。另類資產包括私募股權、私募債權、房地產、基礎建設、數位資產等,能夠擴大接觸更多產業領域的投資獲利機會。
此外,另類資產與傳統股票、債券的相關性較低,能有效分散投資組合風險,正好滿足機構法人與家族辦公室提高投資組合韌性的需求,從美國近年機構法人與家族辦公室的投資布局看出,真正完整的資產配置,已經超越傳統框架,運用另類資產與私募股權二級市場,打造多元分散、穩健增值的投資藍圖。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研究部資深副總羅尤美表示,從傳統股債出發,到黃金、房地產等各資產類別在投資組合中都扮演不同的角色,可幫助投資人在不同的經濟與金融環境下獲得適合自己的風險調整後報酬的投資工具,納入另類資產投資,才是真正完整投資組合的最後一塊拼圖。
不過,私募股權各具特色、報酬差異大,基金選擇的重要性遠高於公開市場股權。
傳統私募股權投資雖具備高成長潛力,但面臨投資期長、流動性低、J曲線效應明顯等挑戰。二級市場則能有效縮短J曲線,降低盲池風險。購買已運行4-6年的私募股權,因此可望在更短的時間內獲得分紅。並且能夠按發起人、板塊、策略、地區、行業、公司和初始投資年份分散投資,降低波動性,尤其適合私募股權的投資新手。
私募股權二級市場在美國發展已經有超過30年的歷史,投資人可選擇國際知名歷史悠久經驗豐富、專注二級私募股權且募資能力強的經理團隊,再評估經理團隊的資產配置與操盤績效。
在眾多另類資產中,私募股權二級市場(Private Equity Secondaries)尤為機構法人與家辦主要投資部位,主要因為近年市場資金充沛以及科技AI等題材豐富。
根據世界銀行統計至2022/12/31,美國上市公司數量從高峰減少一半至約4400家,但美國仍有6百萬家私人公司,包括2萬家擁有500名以上員工的企業,顯示私人企業籌資在比較上市被監管與費用的負擔等考量下,越來越多私人企業選擇轉向資金流動性升高的私募市場。
因此看到同期間,2022年全球私募股權管理資產達7765億美元,較2002年成長逾十倍。
機構投資者計劃增加對另類投資的配置,亞太區家族辦公室對二級市場私募股權興趣升高。根據Preqin Pro數據,目前公共退休基金對另類投資的配置中位數,包含對房地產(9.2%)、避險基金(7.6%)、私募股權與創業投資(5.7%)、天然資源(3.0%)、基礎建設(2.7%)、私募債權(2.1%)等另類資產的配置已達30.3%。
此外,亞太區家族辦公室數量六年間增長六倍到1200家,對私募股權二級市場的興趣持續升溫,2025年的調查顯示有逾40%的家辦預計增加二級私募股權的配置,成為推動另類資產市場的重要力量。這一趨勢意味著高資產客戶不再侷限於傳統股債,而是積極尋求多元化、分散化的資產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