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習峰會權力博弈 台灣化身「蘋果的誘惑」?

分享:

川習峰會權力博弈 台灣化身「蘋果的誘惑」?

2025/10/23 09:24:34文/觀點主筆室

美國總統川普再度拋出「台灣是中國眼中的蘋果」之說,口氣輕描淡寫,卻重擊國際現實。川普聲稱「中國不會武力犯台」,並強調美軍足以嚇阻任何輕舉妄動。他同時透露月底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APEC峰會會面時,「台灣議題」將是討論項目之一。表面看來,這是一場攸關台海穩定的外交談判,但在美中你來我往的明爭暗鬥中,台灣這顆香甜的蘋果,會不會淪為兩強餐後水果,慘遭瓜分?

川普的話術,一如往常地游移於強硬與和解之間。他高舉美軍實力,塑造「世界最強」的安全幻象,卻同時暗示可在貿易談判中「討論台灣問題」。這種模糊策略是川普的一慣伎倆。他擅長以威嚇營造籌碼,用模糊保留退路。從他對中國課徵100%關稅又迅速軟化的戲碼來看,川普的對中政策的戰略長線,常以即期喊價操作。

川普眼中的「台灣問題」,與其說是關於主權,不如說攸關美國利益。當中國祭出更嚴格的稀土出口管制,美國晶片與製造鏈面臨壓力,川普一度暴怒、威脅全面加稅,但股市一跌,他旋即改口。種種政治作為顯示,只要經濟能穩住,他便可宣稱「對中強硬、對美有利」。而一場「川習會」,若能換得中國釋出稀土並增加美國農產品等採購,他便能會應選民,高喊「美國再次偉大」。

至於北京,現正面臨嚴峻的內部壓力;經濟下滑、外資撤離、青年失業與房市崩塌,使習近平急需緩和美國的關稅與科技封鎖。川習會對習近平而言,是一場不得不談的會,但又不能談得太軟的局。若在峰會上被迫讓步,將被民族主義批評為「向美低頭」;若全然拒談,則可能招致更嚴重的外部制裁與孤立。習近平的兩難,在於如何維持威權敘事的同時,對美國釋出足夠的經濟善意。

在這樣的脈絡下,台灣即將被端上尷尬卻重要的位置。川普主動說出台灣是中國眼中的蘋果,並且不諱言將在峰會上討論到台灣。只是如何談?底線是甚麼?他卻不願回答。是沒有方案或者台灣成了甜美的誘餌?華府智庫蘭德公司日前的報告《穩定美中的對抗》,提出美國可重申「不支持台獨」、「不尋求兩岸永久分離」,甚至「不反對和平統一」。這些文字雖非官方政策,卻反映出美中共識的試探方向。

當美中都用「穩定」包裝「利益交換」時,台灣的安全不能寄望於任何一方的善意。川普可在一夜之間由強硬放軟身段,習近平也可能為了內部安定轉向外部示強。台灣如何從一顆可能被剖半瓜分的蘋果,找回自身的主導權,刻不容緩。

無論川習會最終談成什麼,台灣都該有清醒的認知,這場峰會的焦點從來不是「是否保護台灣」,而是「如何利用台灣」。川普想用台灣換取貿易勝利,習近平則以台灣測試美國底線。棋盤之上,只有棋手能決定自己的命運。若我們仍寄望被保護,怎麼可能不危險?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