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生態系赴美 國發會不知情 誰在掌舵台灣經濟?
2025/10/22 17:27:42文/觀點主筆室
台美關稅談判,台灣至今仍在苦吞20%疊加關稅,新一輪磋商後美國還是不願拍板。談判沒有下文,卻在一個尋常的週末,被副總統蕭美琴的一番話嚇醒。蕭美琴表示,台灣承諾在美投資的晶片產業,除了台積電之外,還包括半導體生態系。重點是,國發會主委竟稱不知情。攸關經濟重大發展的談判,相關部會卻被排除在外?賴政府的小圈圈治國若此,民眾還能有甚麼寄望?
蕭美琴上周末接受外媒訪問,坦承包括台積電以及半導體相關生態系都會赴美投資。一個攸關台灣未來的重大政策,就這麼在周休二日中悄悄傳遞,是刻意低調矇混過關?回顧這個月初,談判代表團在記者會上,東拉西扯的確提到類似的概念,但令人不解的是,政府為何不能清楚論述、正告國人。更慘的是,立委質詢代表國家握有台積電股權的國發會主委葉俊顯,他竟稱自己也是看報導才知道生態系也會跟著走。
葉俊顯說「看到報導才知道」,我們該如何理解一個賴政府的決策機制?國發會是國家經濟政策的中樞,若連它都被排除在外,那麼,台灣的經建方向究竟是誰在掌舵?賴清德、蕭美琴與鄭麗君或者卓榮泰等少數人,能否代表台灣整體產業?他們之中,哪一位具備經濟或產業專業背景?
行政院雖以「台灣模式」為名,聲稱是企業自主規劃、政府提供支持的投資合作,但從副總統口中講出的「生態系」赴美,恐怕已經超過自主合作的範疇,更像是整個供應鏈外移。從晶圓製造到封裝測試、從材料到設計,台灣引以為傲的護國神山群,正在被拆解為美國再工業化的燃料。
如果這是換取調降對等關稅的必要之惡,試問有計算過利弊得失,影響的範圍多大嗎?若是用半導體生態系的根基,去換美國降低關稅,這樣的交易划算嗎?產業鏈外移代表人才流失、投資轉向,這些都不是一紙協議能挽回的。台灣一旦失去完整產業聚落,所謂矽盾恐將從戰略優勢變為一具空殼。
在野黨立委羅智強抨擊,國民黨打造護國神山,民進黨則是德公移山,過去半世紀努力的成果,在民進黨政策下快速被掏空,根本是喪權辱國、出賣台灣。立委吳宗憲質疑,民進黨說ICT產業移到美國可以賺爛全世界,企業向來追求利潤最大化,過去怎麼沒有這麼做?美國又為何要求他國產業前往投資?民進黨政府就是在騙人。賴政府是拿企業朝貢。
外界不斷批評,台美談判黑箱,國人總是得從外電才能知道一二。賴政府在第一輪成績敗北,交出難看的成績單後,勉強讓代表團開了記者會,但講得模糊其詞、語焉不詳。大半個月過去,副總統才在外媒訪談中吐出關鍵內容。不料,國發會主委不但不知情,在立委要求下進行影響評估,還要三個月才能完成。凸顯賴政府決策體系淪為少數人的密室討論,專業被邊緣化,不只是政治的輕率,更是治理的傲慢。
台美談判本來就不容易,但真正的保台不是一昧對美輸誠,堅守經濟主權,守住產業根基,別讓政治凌駕專業、勿以黑箱閃避監督。國人應該是談判的底氣與靠山,而非絆腳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