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累積雨量破400毫米!專家揭「大豪雨」成因

分享:

24小時累積雨量破400毫米!專家揭「大豪雨」成因

2025/10/22 13:29:46文/品觀點綜合編輯

近日北台灣遭遇連續豪雨襲擊,中央氣象署統計顯示,截至10月21日15:56,台北市擎天崗及溪山里24小時累積雨量均已突破400毫米,新北市五指山也達361毫米。如此強勢的降雨讓許多民眾感嘆「這雨根本颱風等級」,甚至引發網路上對「豪雨假」的熱烈討論。

根據中央氣象署標準,24小時累積雨量超過350毫米即達「大豪雨」等級,而超過500毫米則為「超大豪雨」。前中央氣象局長鄭明典解釋,目前的降雨型態屬於第三類「共伴雨型」,是由於台灣東方略偏北海面的低氣壓,加強了台灣北部迎風面的地形雨效應。雖然每小時雨量不算特別大,但持續性的降雨累積起來,仍能達到相當驚人的總量。

氣象專家林得恩指出,除了雙北山區,基隆北海岸及宜蘭地區也須嚴防長時間強降雨。隨著環境風向改變,水氣輸送路徑南擴,使得竹苗及花蓮地區也出現局部大雨的機率,其中花蓮的降雨範圍與強度都比前一日更為顯著。

天氣風險公司分析師廖于霆表示,雖然風神颱風已遠離,但台灣東方近海的低氣壓取而代之,與東北季風共同影響,導致強降雨持續時間延長。預估最快要到週四之後,北部雨勢才會趨緩,而光復節連假期間,水氣才會明顯減少。

氣象署提醒,未來幾天北部及東北部地區氣溫偏低,約在22至24度間;其他地區早晚偏涼,白天高溫可達28至32度。民眾應注意添加衣物,同時密切關注最新氣象資訊,做好防災準備。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