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銀行Q3財報靚!聯準會擬停縮表 00986B登場迎利多
2025/10/21 10:54:11文/資深記者 李錦奇
華爾街金融巨擘最新財報相繼出爐,包括高盛、摩根大通、花旗、富國銀行、美國銀行、摩根士丹利,通通交出超乎預期的成績單,顯示這些重量級銀行的體質強健,目前正處於黃金時期,加上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日前指出,就業市場有下滑風險,暗示將停止縮減資產負債表,市場解讀10月可望再度降息,相關利多激勵金融債ETF漲聲不斷。
自2022年以來,聯準會不再續買到期公債與抵押證券,藉此縮減資產負債表(簡稱:縮表),造成緊縮貨幣供應效應,原本近9兆美元的資產組合,至今已降至6.6兆美元。
換句話說,聯準會一旦停止縮表,又將使貨幣供應轉趨寬鬆。
回頭來看,近期相繼出爐的華爾街巨擘財報,紛紛傳出喜訊。像是摩根士丹利第三季業績超乎預期,幅度為近5年來最大,獲利較去年同期成長45%,營收創紀錄,成長18%。
美國銀行第三季獲利也較去年同期成長23%,營收成長10.8%;摩根大通第三季獲利年增12%,營收成長9%;花旗集團第三季獲利年增16%,營收年增9%,通通超出預期。
富國銀行第三季獲利年增9%,營收年增5%;高盛第三季獲利年增37%,營收年增兩成,也都超出市場預期。
法人指出,2008次貸金融危機爆發後,政府監管趨嚴,強化銀行應對風險的能力,也改善財務體質,加上金融業屬特許行業,進入門檻高,擁有市占優勢,使得金融業得以交出漂亮成績單。
雖然,錫安銀行(Zions Bancorporation)日前揭露有2筆貸款出現虧損,西聯銀行(Western Alliance)也對同一借款人提起欺詐訴訟,2家區域型銀行的放款風險引起市場疑慮,股價重挫,不過,隔日股價也隨即反彈。且此事更凸顯金融業體質穩健的重要性,而龍頭銀行大者恆大,相對具有抗風險能力。
進一步來看,金融債具有3大優勢,首先是金融債在債市占比最大,是極重要產業;其次是長期投資的報酬風險比佳,歷史數據顯示,金融債在利率下行期間,表現尤其亮眼。
根據ICE美銀指數資料,在2023停止升息至2025年降息期間,ICEBofA10年期以上美元金融債指數的報酬率達13.65%,優於長天期美債的-4.58%、長天期投資級債的8.88%及新興市場債的7.40%,展現賺取資本利得的潛力。
而且金融股跟金融債報酬呈現同向,但金融債波動明顯較低,在報酬風險比考量下,存股不如存債。
第三優勢是債券違約率低,金融債平均違約率較非金融債低,精挑標的才能避免違約風險。根據S&P自1981至2024年的統計,金融債平均違約率僅0.61%,顯著低於1.5%的投資等級債平均值。
投資風險大降,加上金融業財報亮眼,又有降息預期,看在法人眼中,此刻正是卡位佈局金融債ETF的好時機。像是富蘭克林華美投信目前正在募集「富蘭克林華美10年期以上投資級美元金融債ETF基金」(00986B),預計11月掛牌上市,每張只要1萬元,就能輕鬆參與全球金融龍頭債。
觀察已經掛牌的金融債ETF,近期也是漲聲不停,像是國泰10Y+金融債(00933B)、群益投資級金融債(00724B)、凱基金融債20+(00778B)都已連續上漲4個月,顯示市場資金再度回頭等待降息帶來的潛在資本利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