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麗文創新局 國民黨的機會與挑戰

分享:

鄭麗文創新局 國民黨的機會與挑戰

2025/10/20 17:30:20文/觀點主筆室

國民黨主席選舉落幕,前立委鄭麗文以黑馬之姿拿下6萬5122票勝出,成為國民黨創黨以來第二位女性黨魁。但這場勝利各界反應兩極,非典型藍軍出身的新主席,要帶領百年老店吹響東山再起的號角談何容易?橫亙眼前的考驗不少,鄭麗文有能耐縱橫捭闔?如何從投票率低迷的谷底凝聚在野士氣,怎麼在社會認同最大公約數下活絡兩岸交流,最後贏得接連而來的選舉,拭目以待。

鄭麗文最大資產是她擅長突破框架的論述能力;但她最大的風險,也正是這股語言動能。她接受媒體專訪時直言「若能化解兩岸矛盾,我什麼工作都願意做、什麼人都願意見」,並強調「當然要」赴中與習近平會面。這番話對深藍是蜜糖,對部分中間選民卻是警報。國民黨近來支持度回溫,靠的並非自身改革成功,而是民進黨執政失能而來的反彈;為了拉攏對綠營執政反感的選民,國民黨兩岸論述必須更加小心,若黨主席過度親中,會不會拱手奉上「抗中保台」主場權?

歷史可鑑,2016年洪秀柱堅持赴陸參加洪習會,不僅遭時任副總統吳敦義批評「她跟我們不同調」,連立法院黨團都公開切割。鄭麗文會不會重演同樣劇本,國民黨內會不會再出現你是黨意、我是民意的分裂場景?2026年縣市長選舉腳步日近,若黨主席的兩岸言論成為候選人的包袱,地方勢必選擇與中央保持距離,黨主席將淪為令不出黨中央的弱勢領袖。

急先鋒與冒進往往只有一線之隔,在國民黨的大宅門裡當家作主,鄭麗文得有鼎鼐調和的能力。她能否讓仍支持郝龍斌的地方派系參與決策,而不是各打各的選戰,將決定國民黨在2026是否仍是一個品牌、兩種路線。而兩岸論述,與其喊和平共榮,不如具體指出旅遊、學歷認證、台商稅務哪些權益被現狀凍結,國民黨如何替人民爭取實惠。民眾有感,才能將標語轉化為選票。

台灣是個多元化社會,但民眾認同也相對分歧。國族認同向來攸關黨派支持度,乃至於總統大選時的投票意向,新的黨主席如何定義,如何論述並做好社會溝通,都是必須努力的方向。黃國昌認為,國民黨兩岸政策已有些許變化,「不管怎麼樣,我覺得韓國瑜說得非常好,中華民國是我們的國,台灣是我們的家,怎麼樣捍衛現在的自由民主法治生活方式,怎麼讓2300萬台灣同胞能過更好的生活,這是不分黨派政治人物都應實現的價值跟目標。」

鄭麗文異軍突起象徵世代翻轉,國民黨切勿再一次空耗在內鬥與統獨的陷阱中。作為百年大黨的掌門人,鄭麗文肩上擔子不輕,但她真正要說服的,不是北京,也不是深藍,而是這塊土地上的「還願意再給國民黨一次機會的人。」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