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技股擁併購題材+AI加持 法人建議布局生技基金!
2025/09/29 10:08:00文/資深記者 李錦奇
那斯達克生技指數(NBI),從4月低點反彈以來,上漲超過3成,富蘭克林坦伯頓生技領航基金經理人艾齊瓦‧菲爾特認為,生技股估值具有吸引力,近期臨床試驗亦表現良好,再加上併購、AI題材加持,樂觀看待生技股前景,此外,在生技此一高度專業的產業,主動投資管理很可能比被動式投資還更有效率、更便宜。
艾齊瓦‧菲爾特表示,從那斯達克生技指數(NBI)總市值佔研發支出比重來看,此一指標仍處於近15年低位,由於當前研發投入將直接驅動新藥未來營收,這代表投資人購買這類創新藥物的成本處於非常低的水準,同時也看好未來生技產業併購潮將持續,因為在2030年之前,大型藥廠將面臨約1500億美元的專利懸崖,故有動機積極併購以維持旗下藥品獨佔權,在許多投資人關注的AI應用上,隨AI融入生技產業各個環節,看好AI將幫助大幅提升生產力與投資回報,如:辨識可能受益於新療法的潛在患者群體、改進藥品行銷策略、藥物發現等。
根據Jefferies統計(截至9月),今年第二季二期與三期試驗出現正面結果的比例達51.8%,第三季以來更提高至62.2%,也高於2020年第一季至今年第一季期間的40.72%平均值,艾齊瓦‧菲爾特認為,2022年、2023年更緊縮的利率環境推動了自然選擇作用,只有成功機率最高的公司與藥品才有機會獲得資金,也使後期臨床試驗成功率提高,從而增強了市場信心。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一般認為ETF在費用上應會較主動管理的共同基金低廉,然而,ETF在投資上不分好壞地買入一大堆生技公司,但許多這些公司的臨床試驗很可能失敗,投資人可能承擔了額外的隱形成本,相反的,主動投資與管理的富蘭克林坦伯頓生技領航基金透過公司拜訪、基本面分析、臨床數據分析、量化方法來找出估值具吸引力、臨床試驗成功機率較高的公司,這些公司往往擁有潛力最大的藥物,故實際上很可能比投資生技ETF更有利,費用亦不見得更高,可說在生技產業此一高度專業度的領域,主動投資管理是比被動式投資還要更好的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