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頭山廢棄物爭議 學者支持環保局檢測方式
2025/09/18 17:35:04文/記者 賴君欣
高雄馬頭山廢棄物爭議持續延燒,針對環團以手持式XRF檢測並公布數據,引發社會疑慮。環保局日前強調,XRF並非廢棄物標準檢驗方式,恐造成民眾誤解。中山大學與高科大兩位環工領域學者也出面說明,認同環保局採用的TCLP檢測方式更具科學依據,並共同呼籲地主與行為人應盡速完成清理,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環境風險。
中山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教授張耿崚指出,XRF的檢測原理僅能快速掃描物品表面,數據偏差大且樣品不均勻,僅適合作為初篩工具,並不足以斷定是否為有害廢棄物。相較之下,TCLP需將樣本磨碎並浸泡48小時,再檢測其溶出物質,結果更為精確,能有效判定廢棄物性質。他強調,若物質未溶出有害成分,仍屬一般廢棄物;反之則應歸類為有害事業廢棄物。
↑圖說:環保局至棄置點及鄰近的麗湖現場進行水質及空品檢測,結果水色清澈透明無異味,檢測數據無異常。(圖片來源:高雄市環保局提供)
高科大環境與安全衛生工程系榮譽教授戴華山也表示,XRF僅能提供大概的初篩數據,無法反映實際環境風險;而TCLP的檢測方式才是國際通行且可靠的依據。
環保局則指出,馬頭山案已於9月1日由橋頭地檢署提起公訴,7名行為人除最高可被裁處300萬元罰鍰外,亦被要求最遲於9月21日前完成清理。若逾期不清除,將由環保局代為清理並追償。為降低風險,目前現場廢棄物已以帆布覆蓋。
此外,環保局今日同步於棄置點與鄰近麗湖進行監測,結果顯示空氣與水質數據均無異常。現場無異味,FID檢測僅2.9ppm;麗湖水質則呈pH8.2、溶氧3.79mg/L,水色清澈透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