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治療等於生育夢碎? 醫療性生育保存補助守住生機
2025/08/15 15:55:18文/由NOW健康授權轉載
【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衛福部今日宣布,自9月1日起推動「醫療性生育保存補助試辦方案」,初步適用對象為我國國籍18歲至40歲乳癌或血液癌患者,提供取卵療程或取精處置保存補助,取卵最高補助費用新台幣7萬元,取精最高補助8000元,每人最多2次,預估首年600名癌友受惠。
癌症治療不等於生育夢碎! 生育保存補助為癌友保留住一線生機
衛福部次長林靜儀表示,癌症患者年輕化,不少癌友處於育齡階段,在接受化療等抗癌治療後,可能面臨生育功能下降或者喪失。為讓癌友保留一線「生」機,減輕罹癌者接受生育保存療程經濟負擔,衛福部開辦 這項試辦方案,符合條件的癌友民眾可至國健署網站查看相關醫療機構資訊。
台灣生殖醫學會秘書長黃楚珺表示,癌症病友年輕化,加上晚婚晚生,不少婦癌患者確診時尚未生兒育女。隨著癌症治療藥物與技術精進,不少患者預後良好,可以重返職場,並有機會生育下一代。國健署補助醫療性生育保存,可以減輕當事人經濟負擔,期盼更多癌症患者受惠。
台灣婦產科醫學會副秘書長何信頤表示,癌症患者身心煎熬,且費用龐大,如欲凍卵,自費高達10萬元,衛福部補助7萬,應讓病友覺得有感。希望能擴增補助對象,納入卵巢癌、大型巧克力囊腫病患等病友。
有些癌友擔心懷孕生子可能影響癌症治療,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陳芳銘指出,根據大型回溯研究顯示,懷孕的乳癌患者復發率可降低3成,死亡降低4成,明顯可下降乳癌死亡率,延長存活率。
只補助取卵、取精!鼓勵癌友治療後儘早生育 半年後評估擴大癌別
為幫助罹癌青年族群保存生育能力,衛生福利部推出「醫療性生育保存補助試辦方案」,針對罹患乳癌或血液癌的18至40歲國人,提供取卵子或取精的費用補助。此方案不限性別與婚姻狀況,每人一生最多可申請2個療程,若民眾居住縣市另有相關補助,亦可合併申請。這項補助為有生育需求的癌友,在面對疾病治療的同時,提供一份延續生機的希望。「醫療性生育保存補助試辦方案」重點如下:
1.補助對象:罹患乳癌(第0期至第3期)或血液癌(包括白血病、淋巴癌或多發性骨髓瘤)具我國國籍之18歲至40歲民眾,不限性別與婚姻狀況。
2.補助額度:女性取卵療程,每次補助上限7萬元,男性取精處置保存每次補助上限8千元;若實際支出金額未達補助金額上限者,則依照該次療程的實際支出金額,給予補助。
3.補助次數上限:每人一生至多補助2個療程。
4.補助狀況:部分縣市已提供醫療性凍卵、凍精等補助,民眾可以同時申請,但中央與地方申請金額費用不能夠超過當次醫療申請費用總額。
國健署署長沈靜芬表示,「醫療性生育保存補助試辦方案」比照過去人工生殖補助方案,僅補助取卵、取精,並未補助後續保存費用,藉此鼓勵癌友完成治療後,身體恢復正常,即儘早規劃生育。該計劃先行試辦半年,半年後,將召開專家會議,檢討實施成效,並討論是否擴大補助的癌別對象。
# 首圖來源/Freepik
◎原文,本文內容已獲 NOW健康 授權,未經同意禁止取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