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體育聲量評比!雙北世壯運吸負評,桃園摘六都好感王

分享:

全國體育聲量評比!雙北世壯運吸負評,桃園摘六都好感王

2025/08/15 13:49:41文/QuickseeK快析輿情數據庫

隨著9月9日國民體育日將至,我國「運動部」也將於同日正式掛牌,為體育發展注入新動能。TPOC台灣議題研究中心透過QuickseeK快析輿情資料庫,回顧近半年全國體育議題熱度與六都好感度變化,發現雙北因世壯運聲量飆升而成為社群焦點,但好感度並未隨之攀升;反倒是桃園市,憑藉球場升級與職業球團合作,奪下六都好感度冠軍。

近半年體育議題的聲量曲線呈現多個高峰。首波出現在5月,雙北世壯運開幕典禮引爆關注,台北市長蔣萬安與行政院長韓國瑜在社群分享盛況,迅速掀起網友熱議。第二波熱潮發生於6月初,桌球協會取消選手參賽權的爭議延燒,最終在桌協公開道歉下,單日聲量衝上11,628則。第三波則是在7月24日,總統賴清德批評中國打壓我世大運代表團、搶走選手賀電,違背運動家精神,相關發文卻被網友「歪樓」至現金普發與大罷免等政治議題,使聲量飆至12,742則。

22縣市的體育聲量差距明顯,六都中僅高雄市與台中市未突破萬則,非六都縣市則全數低於此門檻。聲量前段班由台北市領先,以31,676則居冠,主要來自世壯運延伸討論,涵蓋賽事品質檢視與市長蔣萬安的言行表現。台南市以21,123則居次,除全中運活動外,亞太棒球村的啟用、噪音爭議及委外流標等議題也吸引不少關注。新北市以20,728則排名第三,同樣受世壯運帶動,並因大巨蛋選址議題持續受到網路討論。

從六都好感度來看,台北市(1.46)與新北市(1.94)均因世壯運爭議導致負評破千,在媒體「出包」、「翻車」等報導發酵下,網友質疑市府這番操作,恐讓城市淪為國際笑柄。相較之下,桃園市以5.24的好感度位居六都之首,正面聲量多來自桃園巨蛋整修(地坪更新、空調與電氣系統改善)及樂天桃猿與市府、議會的棒球文化推廣,成功提升市民參與感與城市形象。

台中市(4.22)與台南市(4.6)分別因台中大巨蛋選址確定及全中運活動宣傳獲得正面聲量。高雄市(2.18)則有立委與議員推動體育活動的加分話題,但楠梓足球場品質不佳遭國外球隊拒賽的事件,也成為拖累好感度的負面因素。

觀察近半年的體育話題,發現聲量多由特定事件驅動,國際賽事更是強力推手。當縣市成為主辦方時,這既是一次展示實力的轉機,也可能因籌辦不周而招致批評。以雙北為例,世壯運雖帶來最高聲量,卻因賽事執行與媒體負面報導而形象受損。反觀桃園市,在無重大賽事加持下,透過球場升級與職業球團合作,累積體育正面聲量,獲得六都好感度冠軍。整體而言,國際賽事是一把雙面刃,辦得好可讓城市聲名大噪,辦不好則可能成為形象傷害的放大器。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