悶聲掏空台灣 從台灣產業危機看失衡的外交策略

分享:

悶聲掏空台灣 從台灣產業危機看失衡的外交策略

2025/08/07 13:41:33文/觀點主筆室

股市歡騰,不代表國運昌隆;台積電股價破頂,也遮掩不了一國經貿戰略的潰敗。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半導體課徵100%關稅,但書是在美設廠可以豁免,市場認為台積電利空出盡,一早演出噴出行情。但20%關稅呢,還有得談嗎?美國胡蘿蔔與棒子齊出,會不會是對台產業結構的全面重擊?又近日台積電傳出洩密日商案,賴政府至今未置一詞。賴政府上任以來親日倚美嚴拒中國,是不是給了美日軟土深掘的機會?對單邊強權的屈膝,終究換不來尊重,賴政府外交與財經政策顯然都得加把勁。

賴政府從上任以來,標榜「台美關係史上最佳」、「台日友好超越兄弟」,但現實一次次給了重擊。台灣半導體產業赴美設廠換得短暫關稅豁免,但20%輸美高關稅未見鬆動,後續協商無聲無息,其他中小企業只能自求多福;而台積電最先進的2奈米製程傳洩密日本企業東京威力科創(TEL)工程師,迄今政府一句話也沒有。這就是賴政府所謂的「戰略夥伴」嗎?這不是友誼,是一場對台利益赤裸裸的掠奪。

台積電赴美投資金額從1000、1650億美元,隨川普喊價一路攀升至2000億美元,政府卻還當成「立足台灣,行銷全球」自我安慰。別忘了,高階製程的核心正是台灣保命的護國神器,如今一步步被誘導出走,台積電也愈來愈像「美積電」。川普政府的目標從不隱諱:強化美國科技產業主導權,免不了就削弱了台灣的產業自主性,這種被控制的供應鏈重組,得慎防台灣產業空洞化。

民進黨政府卻只會高舉「抗中保台」大旗,把國際援助與外交經費視為內宣資產。大阪世博斥資20億打造「無名館」,連台灣或Formosa字樣都不能出現,還要宣稱這是國際曝光。美國遊說公司每月6萬美元的支出,換來的不是友誼,而是嚴苛的批評。日本國家隊Rapidus明目張膽竊技,台灣竟無一字回應。所謂外交,是雙向互利,並非單向示好。這種一廂情願式的親美親日,已變質為對主權與產業發展的危機。

專家分析,台積電員工6萬人,整體半導體業32萬,與300萬製造業大軍相比不及一成。關稅重擊中小製造業,未來恐大量失業、外移、資本出走,賴政府對於這波台美關稅戰卻只能粉飾太平。出談內容對國人保密,談判結果除了安撫,也未見如前所說的出現扭轉契機。連半導體關稅都出籠了,我們還能用甚麼對美談判?台灣社會該有甚麼樣的準備,只能任憑揣測、眾說紛紜。半導體大廠紛紛加大投資美國後,其他企業任由20%關稅宰割,會不會造成長遠的社會風暴?

外交首重靈活合縱連橫,美國前官員示警民進黨政府長期單邊押注民主黨,恐怕是得不到川普關愛眼神的原因之一。面對各國何嘗不是如此?賴政府外交政策嚴重失衡,導致美日即便傷害台灣,只能繼續裝聾作啞、不作為。我們並非反對與美日合作,而是拒絕無底線的「依附型互動」。唯有自主、對等、敢言,台灣才能走出自己真正的國際道路。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