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鳥的反噬 納粹陰影籠罩大罷免
2025/08/04 15:59:42文/觀點主筆室
在多數沉默民眾渴望安定的意願下,氣焰高漲的大罷免首戰以大失敗收場。從國會改革法案就召喚青鳥,對綠營側翼寄予厚望的賴清德總統,以公民團體掩護政黨私心,直至726大失敗後,罷團主帥曹興誠認了「民進黨請我推動罷免」。接著又有閩南狼公開控訴戰友八炯「模仿納粹操作情緒、設立衝鋒隊」,這齣由執政黨全力支持、網紅出演、公民團體陪襯的政治鬧劇,等不到823第二戰,幾乎已走到分裂崩壞的末路。
當初號稱由下而上的公民運動,打著「反共護台」的旗幟,聲勢浩大,凝聚大量社群動能。如今一地雞毛,真相漸明。曹興誠直白指出,民進黨是背後推手,卻又不聽建言,將政治操作凌駕民意。這不僅坐實賴政府操控罷免、借刀殺人,也重創整體政治誠信。大罷免不是公民自發的民主行動,而是由上而下的政黨鬥爭,是披上草根外衣的政黨惡鬥。
更駭人的是這場「信仰運動」走向極端的速度。閩南狼爆料指出,八炯竟私下研究納粹如何操控群眾情緒、想設立「納粹衝鋒隊」,甚至聲稱要模仿猶太人來煽動革命。這些言論,早已逾越所有民主社會的紅線。八炯雖然拍片致歉,辯稱是自嘲,但在LINE截圖與實際行動面前顯得蒼白無力。他於419大會上的黑鷹圖騰與極端標語,豈止是玩笑?
而這樣極端的路線,竟未受到民進黨高層明確譴責。民進黨發言人吳崢雖口頭反對納粹符號的使用,卻對八炯輕輕放下,說「他已道歉,是開玩笑」。回顧不久前,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與罷綠成員的相關引喻,綠營「圍剿滅聲」之外連德國在台協會都出聲譴責。這正是典型的雙標,綠營一邊在國際上強調反對極權,一邊卻默許盟友操弄民粹、向納粹學習群眾動員術。
賴清德總統曾經在與學生互動談民主時強調,政黨若不接受大法官的解釋,人民會有噓聲,「青鳥會飛出來」,幾乎讓青鳥與執政黨側翼畫上等號。本該監督執政作為的公民團體,反而成了執政黨最好用的保鑣。回顧過去一年多來青鳥運動的軌跡:從國會議場抗爭到網路聲量爭霸,號稱「守護民主」的青鳥們,以「民主」之名壓制異見,不但是最荒謬民主體現,也導致社會更加撕裂。
如今爆出罷團要角早有納粹思想與言論,不啻鳥群墜落的警鐘,也證明了,當一場運動失去反省能力與邊界意識時,它就會滑向極端,甚至成為民主的掘墓人。令人心驚的是,八炯道歉影片留言幾乎一面倒支持,「一起走下去」、「反共信仰不變」,反而沒有批判與追問。這樣的「無批判性群眾」,恰恰是納粹動員最可怕的養分。
726的民意已清楚表態,民眾要的不是鬥爭,不是貼標籤的攻訐,而是理性、透明、有解方的治理。如今823罷免還未到,民進黨卻面臨更嚴峻的信任危機:如何切割與納粹言論扯上邊的盟友?如何向大眾交代罷免背後的政黨操作?如何重建一場不被極端主義操控的改革?
一場從納粹模仿術引爆的內訌,不僅讓公民運動信用破產,也讓賴清德「青鳥翱翔」的夢境碎裂一地。真正的反共,是保護自由的手段;而不是操控群眾的工具。這一點,民進黨與八炯們都該從這場內鬥中學會。否則下一次崩壞的恐怕不只是青鳥,而是台灣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民主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