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酌怡情? 醫:每週不超4天、飲酒總量低於這個單位

分享:

小酌怡情? 醫:每週不超4天、飲酒總量低於這個單位

2025/07/09 09:58:53文/由NOW健康授權轉載

【NOW健康 吳思奕/台北報導】相信大家都知道,飲酒過量會對心臟和整體健康造成危害。但對於大多數現在人來說,高壓的社會環境,喝點小酒放鬆心情的誘惑往往難以抗拒。然而為了健康著想,仍須特別注意,飲酒過量絕對有害身「心」。因為酒精除了會造成心律不整、高血壓和心肌損傷以外,還可能導致腦中風、肝臟病,甚至增加某些癌症罹患的風險,不得不慎。此外,酒精的熱量很高,它會導致體重增加,並且降低自制能力,使你在酒後更難堅持健康的飲食計劃。因此,從體重管理的角度來看,飲酒絕對不是1個好選擇。


不小心喝過頭? 不喝酒48小時讓身體有時間修復


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郭志東指出,男性和女性每週的飲酒量不宜超過14個單位,每週喝酒的天數也應該控制在3至4天以下。雖然大多數人並不是每天都喝酒,但對於已經習慣常常喝酒的族群來說,不碰酒的休息日是十分重要的,而且不要覺得幾天沒喝,就可以增加飲酒量來滿足口慾,應該嚴格遵守上述的飲酒原則。以每週有14個單位的酒精攝取為例,需要把這個量均勻地分布在3天或3天以上進行。因為一次性喝下大量酒精會對身體造成額外的傷害,所以需要避免「狂飲」。如果萬一真的不小心喝過頭,48小時內不要再飲酒,才能讓身體有時間恢復。


1口烈酒、1杯葡萄酒、1瓶啤酒 都算1個單位


那麼,1個單位的酒精到底是多少呢?該怎麼計算呢?郭志東說,單位的數量是基於飲料的大小和酒精強度(Alcohol By Volume, ABV)得出的。ABV(酒精體積)數字是酒精在飲料中的百分比。根據英國國民保健署(NHS)的資料顯示,酒精單位計算方式如下:


酒精體積(%)容量(ml)÷1000=酒精單位


以1瓶568ml的強力拉格啤酒為例,它的酒精體積為5.2%,其酒精單位為2.95,計算公式如下:


5.2(%)×568 (ml)÷ 1000= 2.95


以下列出含有約1個酒精單位的常見酒品:


▸1口(25ml)的烈性酒(40%酒精含量)。
▸1杯(50ml)的利口酒、雪利酒或其他濃醇葡萄酒(20%酒精含量)。
▸1罐(約300ml)的正常強度(4%酒精含量)的啤酒、蘋果酒。


至於1杯(約150ml)葡萄酒(13%酒精含量)則含有2單位。


喝紅酒比較好?酒種沒有關聯 總飲酒單位才是關鍵


媒體常報導,適量攝取酒精可能對心血管有好處,對於55歲以上的女性來說,每週酒精攝入不超過5個單位,則可能有助於心臟健康。不過,對於還沒有開始喝酒的人來說,並不建議特意開始飲酒。因為有更安全、更健康的方法來保護心臟,包括運動、均衡飲食和戒菸。郭志東指出,經常性飲酒過量和高血壓之間存在明顯的關聯性。隨著時間的推移,高血壓會給心肌帶來負擔,並可能引發心血管疾病,提升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對於經常飲酒並且飲酒過量的人,建議減少酒精攝取,甚至完全停止飲酒,以維護心血管健康。


至於不少人都會有「紅酒是否比其他酒類更好」的迷思?對此,郭志東說,事實上,根據英國於2016年1月發佈的新指引指出,男性和女性以每週飲酒不超過14單位是最安全的,與酒的類別沒有太大的關係。而且喝酒的風險遠遠超過任何可能的好處。最新證據表明,飲酒對心臟健康的好處要比之前認為的要少,而且適用的人群有限。在英國,僅有55歲以上的女性可能會從適量飲酒中獲得整體益處,但即使是這些族群,也只能在較低的飲酒水平下,即每週5單位或更少的喝酒量下才有好處。


減少飲酒或戒酒 都有助穩定血壓、減輕肝臟負擔


對於已經患有心律不整,尤其是遺傳性心律問題的患者來說,酒精可能會增加發作的風險。而因為重度飲酒導致首次心律不整發作後,也會提升未來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值得注意的是,當重度飲酒的人停止飲酒或減少飲酒量時,血壓通常會迅速在幾天內獲得改善,所以戒酒、少喝酒對健康絕對是是百利而無一害。此外,對於患有酒精性心肌病變的人來說,戒酒不僅能改善病情,甚至有助於病情康復。


郭志東表示,對於長期服用藥物的人來說,酒精可能會降低藥物的效果。特別是糖尿病藥物和抗凝血劑,已知飲酒會影響這些藥物的作用。此外,隨著時間的推移,酒精也會對肝臟造成損害,尤其是大量飲用時容易引發肝臟發炎。而心臟病病患很多時侯會服用降膽固醇等直接作用於肝臟的藥物,若與酒精同時攝取,可能會進一步加重肝臟負擔。


酒精熱量驚人+下酒菜高油高鹽 雙重健康負擔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人們常常只把熱量和食物聯繫在一起,而忽略了許多酒精飲料的熱量其實都非常驚人。最純淨的酒精每1g含有約7大卡的熱量。1個單位的酒精約為8g,即56大卡,相當於1份奶油的熱量。相比之下,碳水化合物每1g僅含有4大卡熱量。長期攝入過多熱量容易導致體重增加與肥胖,而肥胖正是心臟病發作、中風和第2型糖尿病的風險因子。同時,酒精也會讓你比平時吃得更多,或做出不健康的食物選擇,因為下酒菜餚大都是重油重鹹,進一步增加健康負擔。


為了心血管的健康著想,少喝或是根本不喝酒才是健康正道!


# 首圖來源/Freepik


❤【NOW健康】關心您: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未成年請勿飲酒,飲酒過 量,有礙健康!


原文,本文內容已獲 NOW健康 授權,未經同意禁止取用轉載。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