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ATM撿到卡!他「猜2次破解密碼」盜領11.7萬
2025/05/08 13:45:21文/品觀點綜合編輯
近日,江蘇省張家港發生一起銀行卡盜領案件,引發社會關注。一名吳姓男子在ATM辦理業務後,不慎將銀行卡遺落在機器上。不料,該卡被排在其後的陸姓男子撿到,並成功猜中密碼,導致帳戶內的2.8萬元人民幣(約新台幣11.7萬元)被盜領一空。
據報導,事發當日,吳男在ATM機辦理業務後離開,卻忘記取回銀行卡。直到半個月後,他才發現帳戶內的錢不翼而飛,隨即向警方報案。警方迅速展開調查,很快就鎖定了涉案嫌疑人陸男。
經查,陸男當時正好排在吳男後面等候使用ATM。在發現吳男遺留的銀行卡後,他決定試試運氣,猜測密碼。陸男首次嘗試輸入「666666」未果,第二次輸入「123123」竟然成功解鎖。看到帳戶內有餘額,陸男一時起了貪念,將2.8萬元人民幣全數盜領。
目前,陸男因涉嫌詐騙罪已被警方依法採取刑事強制措施,案件仍在進一步調查中。
這起事件在網路上引發熱議,許多網友對於如此簡單的密碼感到驚訝,紛紛呼籲大家要重視銀行卡密碼的安全性。有網友表示:「怎麼會有人設置這麼簡單的密碼」、「不要設置這麼簡單的密碼,也不要用出生日期設置密碼」。然而,也有人認為:「太複雜的密碼自己都記不住」,反映出人們在便利性和安全性之間的矛盾。
專家提醒,銀行卡密碼是保護個人財產安全的重要防線,建議用戶設置複雜且不易被猜到的密碼,避免使用生日、電話號碼等個人信息相關的數字組合。同時,也呼籲大家在使用ATM後,務必確認已取回銀行卡,以防止類似事件的發生。
此事件再次凸顯了個人財產安全意識的重要性。銀行和相關機構也應加強對客戶的教育,提高大眾對於金融安全的認識。同時,技術層面的防護措施也需要不斷升級,以應對各種可能的風險。
最後,警方提醒市民,如果不慎遺失銀行卡,應立即聯繫發卡銀行進行掛失處理,並盡快更換新卡,以確保資金安全。同時,定期查看銀行賬單,及時發現異常交易,也是保護個人財產的有效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