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司法遭疑到社會亂象 大罷免嚴重侵蝕台灣社會

分享:

從司法遭疑到社會亂象 大罷免嚴重侵蝕台灣社會

2025/05/07 13:13:36文/觀點主筆室

全台大罷免演變成大搜索甚至大羈押,國民黨台北市黨部主委黃呂錦茹提出抗告,高院指黃呂與其餘共犯間,關於政治立場及本案犯行部分,均有利害關係,以及黃呂曾指示他人製作某文件傳送予共犯等理由駁回抗告。國民黨發言人氣憤表示,「政治立場」竟然可以是羈押理由,政治辦案不演了?桃園罷藍團體傳出假藉剴剴案騙簽名,卻未見聞問。罷免連署狀況百百種,檢調卻針對藍營罷綠緊咬不放,中立性令人質疑。

台美對等關稅恐迎來經濟巨浪,國內大罷免還在亂。媒體報導,桃園一名小吃攤老闆指出,一天他攤子正忙,一名排隊候餐的女子問他是否聽過剴剴案?就此聊了起來,兩人都義憤填膺認為應該重判。此時,女子話鋒一轉,探詢「老闆你願不願意簽名支持剴剴案能重懲重罰?我缺簽名人數需要衝一下。」老闆當然支持,女子貼心的把文件直接翻到簽名頁,告訴他在末端簽個名就可以了。老闆不經意翻過正面才看到文件上寫著「罷呂清玲,罷免呂玉玲第二階段啟動!」字樣,驚覺被騙予以拒絕。老闆氣憤表示,這做法很可惡,懷疑不少人是這樣被騙簽名的,不解罷團的年輕人在想什麼,認為台灣現在最重要的是解決關稅問題、穩定物價,而不是為了罷免浪費錢,直言大罷免就像重新選舉,小小的台灣為何搞得如此動盪不安?

大罷免造成民眾對立與混亂局面罄竹難書,但最讓人憂心的莫過於,司法公信力會不會因此陪葬?台灣民眾行使罷免權例子已經不少,但由執政黨支持甚至鼓動民團對在野黨立委進行無差別大罷免應該是第一遭,放諸全球應該也沒有前例。罷免權的行使是否已經淪為政治工具?有識之士莫不擔憂。

在執政黨支持下,罷免在野黨立委占盡優勢,當在野黨反制時,卻遭到檢調大動作介入清查有無違規,甚至直接包抄國民黨各地方黨部,羈押相關人士。罷綠委尚未成案,就由中選會提告,檢調積極偵辦。中選會與司法的中立性令人質疑。

北檢偵辦國民黨北市黨部涉罷免綠委吳思瑤、吳沛憶連署造假案,檢方兩度聲押,終於成功羈押了高齡七十多歲的黨部主委黃呂錦茹。基隆市府前民政處長被控利用戶政系統協助罷免連署,原本以40萬元交保,檢方同樣在第一次抗告失利後,再度發動搜索,終於在第二度聲請羈押後獲准。檢方聲押再聲押,就是要押的心毫不掩飾。

黃呂抗告遭高院駁回。高院的理由是,黃呂涉犯刑法行使偽造私文書、個人資料保護法非法利用他人個人資料等罪嫌重大,且黃呂與本案其餘共犯間,關於政治立場及本案犯行部分,均有利害關係,事後又曾指示他人製作文件傳送共犯,有勾串共犯、滅證可能;審酌現今通訊軟體便捷、迅速,且有私密特性,黃呂錦茹可能透過通訊軟體與其他共犯串證,如未羈押並禁止接見通信,顯難確保後續追訴程序順利進行。

法界人士認為,偽造文書即便成立也是五年以下罪刑,稱不上必須羈押的重大犯罪。顯然司法遇上在野黨,標準就創新例。而且政治立場也能是駁回處分的理由,還大喇喇寫在處分書上。無怪乎國民黨要說政治辦案不演了。執政黨表示絕無藉司法打擊在野黨,如何讓人信服?

為了大罷免,賴政府還有幾分心力面對經濟變局?為了大罷免,年輕人自甘成為詐騙集團?為了大罷免,檢調司法淪為政治打手?如此紛擾的社會,距離賴總統的凝聚人心、團結台灣似乎太遙遠。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