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書3.8萬則詐騙廣告卻零開罰!刑事局怒打臉數發部

分享:

臉書3.8萬則詐騙廣告卻零開罰!刑事局怒打臉數發部

2025/05/02 14:03:06文/品觀點綜合編輯

近年來,網路詐騙案件層出不窮,警方不僅積極打擊詐騙集團,也大力宣導防詐觀念。然而,詐騙集團已將觸角延伸至網路社群平台,透過投放各種詐騙廣告讓民眾防不勝防。在這樣的背景下,國民黨立委洪孟楷於5月1日質詢數位發展部(簡稱數發部),詢問對散播詐騙廣告的網路平台業者涉嫌觸犯「詐欺犯罪危害防制條例」的開罰情況。

數發部官員回應稱,尚未收到內政部蒐集臉書等網路平台的違法樣態,因此目前對網路平台上假投資等詐騙廣告橫行的Meta公司臉書平台完全沒有裁罰紀錄。這一說法立即引發爭議,刑事局隨後發布新聞稿進行澄清。

刑事局表示,根據統計,今年1月1日至3月31日期間,警方共通報業者下架3萬8千多則詐騙廣告。刑事局已於4月25日彙整美商Meta公司刊播未揭露出資者詐騙廣告15則,函報行政院移請主管機關數發部依法裁處。此外,刑事局還於4月28日函請法律事務所要求業者於合理期間暫停提供服務給重複刊登詐騙廣告的出資者。

刑事局強調,「詐欺犯罪危害防制條例」第30條明確規定,業者不得刊登或推播含有詐欺內容之廣告,並應建立完善的防詐管理機制。該條例第31條要求業者於刊登或推播廣告時,應主動揭露資訊。第32條則規定,業者知悉其刊登或推播廣告為詐欺廣告或明顯涉及詐欺時,應負有「主動」移除之責,而非被動等待警方通報才移除。

然而,根據警方的說法,臉書等社群平台業者似乎採取「不告不理」的態度,僅在警方通報後才下架相關廣告。更令人擔憂的是,相同的詐騙廣告在被下架後往往又會重新出現,導致警方疲於奔命,不斷重複監控、通報和要求下架的工作。

對此,刑事局呼籲業者應積極配合法規,主動落實揭露與防詐義務,共同守護民眾財產安全,避免民眾受害。同時,刑事局表示將持續觀察業者改善情形,若未改善將函報行政院移請主管機關依法裁處。

這一事件凸顯了在打擊網路詐騙方面,政府部門之間的協調與合作仍有改進空間。數發部作為主管機關,應更積極地履行監管職責,確保網路平台業者遵守相關法規。同時,各部門之間的信息共享和溝通機制也需要進一步完善,以避免類似的"互相打臉"事件再次發生。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