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萬陸配台灣身分恐遭註銷!陸委會移民署研商方案

分享:

上萬陸配台灣身分恐遭註銷!陸委會移民署研商方案

2025/04/09 15:19:20文/品觀點綜合編輯

近日,內政部移民署要求在台陸配補交喪失中國戶籍的公證書,引發社會關注。根據統計,目前獲准在台定居的陸配有14萬人,其中約1萬多人未繳交喪失原籍證明文件,已收到通知要求在3個月內補齊相關文件,否則可能面臨撤銷居留權及除戶處分。

這項要求源自於民國93年3月1日修訂的兩岸關係條例第9-1條,規定台灣人民不得在大陸地區設有戶籍或領有護照,以避免雙重身分造成權利義務重疊,並維護兩岸往來秩序。陸委會副主委梁文傑解釋,2004年以前取得台灣身分的陸配,須在6個月內繳交已取消大陸身分的證明文件,否則將註銷台灣身分。

然而,此舉引發諸多爭議。許多陸配已在台灣生活20多年,與中國親人斷聯,或因各種因素難以申請相關文件。國民黨立委王鴻薇質疑,政府20多年不作為,現在突然要求3個月內繳出證明是否合理。民眾黨立委林憶君也指出,這項規定對年紀大、行動不便,或因信仰等原因無法回中國的陸配而言,造成極大困擾。

面對各界質疑,陸委會與移民署表示正在研議解決方案。移民署副署長陳建成表示,至今共有676人被註銷台灣身分。針對未繳交文件的1萬多人,移民署設有服務電子信箱及22個服務站供陳情,並將與陸委會及海基會研商尋求解決方案。

梁文傑坦言,近期接到許多陳情電話,無法繳交的理由五花八門。他強調,政府將在法律與人道之間做最大權衡,研議在哪些情況下可視為有正當理由,並進行個案協助。

此事件凸顯了政府在執法與人道考量間的兩難。一方面,法律規定必須執行;另一方面,許多陸配家庭已在台灣生根,驟然要求補交文件可能造成諸多困擾。政府部門面臨如何在維護法律尊嚴與照顧弱勢群體間取得平衡的挑戰。

未來,政府如何制定通案性解決方案,以及在執法過程中如何考量個案情況,將是各界關注的焦點。同時,這也反映出兩岸關係複雜性對基層民眾生活的影響,需要更全面、長遠的政策考量。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