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建廠就課100%關稅」川普強硬威脅台積電 台灣讓步能否換來安全?

分享:

「不建廠就課100%關稅」川普強硬威脅台積電 台灣讓步能否換來安全?

2025/04/09 10:37:01文/品觀點編輯中心
「不建廠就課100%關稅」川普強硬威脅台積電 台灣讓步能否換來安全?

美國總統川普台灣時間9日上午在共和黨活動中公開宣稱曾告訴台積電:「不來美國設廠就得繳納100%關稅」。同時,他批評拜登政府向台積電提供的66億美元補助,稱半導體公司「不需要這筆錢」。此番強硬言論適逢川普對等關稅政策即將實施之際,引發對台灣半導體主權的擔憂。

川普還宣布美國將對藥品進口徵收「主要關稅」,並稱日韓等國正派團隊赴美談判,稱這些協議為「量身訂製」。白宮發言人李威特隨後解釋,這些協議將「確保對美國勞工和產業最有利」。

面對美方姿態,台灣外交部次長蔡明彥表示,我國政府非採取報復手段,而是評估產業影響提出應對方案。賴清德政府也積極與產業溝通,制定因應策略。

然而,這種溫和應對能否保障台灣利益引發質疑。當台積電等半導體產業是台灣安全最大籌碼時,被迫將核心產能轉移至美國,可能削弱台灣的戰略價值。若美國已獲得先進製程技術與產能,台灣的「矽盾」防護還能維持多久?

台灣近年在軍購、晶片出口管制、半導體設廠等議題上不斷向美國讓步,希望換取安全保障。但烏克蘭的教訓顯示,過度依賴外部保護往往兩面不討好。無止境的單向讓步,能否真正換來和平?還是加速台灣關鍵產業外流,最終使台灣失去戰略價值?

在全球供應鏈重組與美中科技戰的夾縫中,台灣面臨的不只是經濟挑戰,更是關乎國家生存的戰略抉擇。政府與產業界必須在「策略性合作」與「關鍵自主」間尋找新平衡。

相關新聞